改革三概念体会改革不动摇,一定将改革进行到底。为了郑重对待这一重大问题,我认为应正确界定“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计划”这三个概念,弄清其应有的内涵和准确的、科学的表述。这有利于推动改革进一步发展。●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的界定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就是创建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这个社会主义是以新的公有制为主体,以市场经济为体制,以共同富裕为目的邓小平同志讲: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我理解:首先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而不能像苏联、东欧那样,推翻社会主义制度;其次改革要彻底,改革是一场自我革命,而不是对“贫穷的社会主义”进行修修补补;最后改革应创建一个新型社会主义体制,推动社会主义运动上一个新台阶,这也是社会主义体系的自我完善。在讲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时,应指明是哪一种社会主义,因为世界上存在着多种社会主义。就我国来讲,就有两种社会主义:一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主义,一种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主义。这两种社会主义不一样,如果只说要自我完善,而没有表明所完善的是哪一种社会主义,那么,就很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我认为,邓小平把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作为改革的对象,决不会对它进行自我完善,邓小平所讲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就是创建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这个社会主义就是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它是以新的公有制为主体,以市场经济为体制,以共同富裕为目的,在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基础上允许收入有差别。将市场经济引入社会主义制度,使二者相对接,这是史无前例的伟大创举。这种完善不是外部暴力的推动,是自主的行动,所以才称为自我完善,从社会主义运动史的演进的角度来说,可以称之为社会主义的第三次飞跃。社会主义的第一次飞跃,是从空想到科学,是由马、恩完成的。社第1页共5页会主义的第二次飞跃,是从理论到实践,是由列宁和斯大林完成的,列宁实现了政权的更替,斯大林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这模式就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主义。由于这一社会主义模式存在重大缺陷,所以才要对它进行改革,从而出现了社会主义的第三次飞跃,即以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代替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这是由邓小平完成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做出新的历史性贡献。我国正在实践邓小平这一伟大理想,这是在否定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旧模式基础上,创建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我们改革的任务,就是要使这一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育和完善起来。●对“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界定我们党将股份制定性为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既解决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又确定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新形式社会主义改革的原则应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各种所有制并存的一种所有制结构。在新的社会主义体制中,这一公有制主体显然不是原来的国家所有制。因为原来的国家所有制,即斯大林式的国有经济,已经被社会实践证明是一种效率低下、无人负责、存在诸多问题的所有制,已成为改革的对象。这样,国家所有制就不能再作为公有制的主体,必须探索社会主义公有制新的形式。我国对国有企业改革,曾采取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制、股份制、现代企业制度以及产权明晰等形式的探索阶段,最终确定“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代替了国家所有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就表明公有制的主体已经移位,即从国家所有制移位到股份制。对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形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理论上的论述,可以概括为三种说法:“国家所有制”、“社会所有制”、“在公有制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恩格斯在《反杜林论》指出:国家“以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同时也是它作为国家所采取的最后一个行动。那时,国家政权对社会关系的干预将先后在各个领域中成为多余的事情而自行停止下来。”“国家不是‘被废除''''的,它是自行消亡的。”既然国家已经消亡,国家所有制当然也就不存在了。所以恩格斯指出国家所有制不是社会主义的特征,是有道理的。第2页共5页从我国改革的实践来看,也证明国家所有制必须改革,在新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必须对国有经济进行新的定位。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