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一个教师所不可缺少的“精神底子”很早前,我就已经听说过《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今年暑假,我认真的拜读了这本书,发现书中的每一条建议对我都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不管书中提到的教育问题是我在过去一年的教学工作中遇到的或是暂时还没有遇到的。《给教师的建议》原版出自于苏霍姆林斯基老师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作者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当代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具有30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为了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专为中小学教师写了这本《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译者根据我国的情况和需要,选择了其中的精华部分,另从苏氏的其他著作里选择了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条目,作为补充,全书仍有一百条,改称《给教师的建议》。书中苏霍姆林斯基老师提出的每一个建议都让我感到如获珍宝,这些建议为我解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已经遇到和将来可能遇到的教育难题支招,为我在教育的康庄大道上指明了方向。阅读此书,让我感觉到就像是读了一本教育学和心理学合编。有句话我一直非常喜欢:“要想给孩子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这在我们教育事业中尤为重要。《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苏老师还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不应该总是抱怨时间太少、事情太多。而应该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书中所举的那个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用了终生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我们只有主动地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这是作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确实,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学时游刃有余,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的储备能量,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让自己的“一桶水”永远取之不不尽、用之不竭。一个人只有不停地读书,读好书,读有意义的书,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汲取更多的营养,才能不断地充实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思想,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无物可教”的尴尬境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