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临沭常林钻石一、钻石基本知识金刚石是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结晶体,是自然界最硬的矿物。其名称来源于希腊文“Adamas”,意为坚硬无敌。金刚石是一种稀有、贵重的非金属矿产,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金刚石按用途分为两类:质优粒大可用作装饰品的称宝石级金刚石,质差粒细用于工业的称工业用金刚石。宝石级金刚石,又称钻石,光泽灿烂,晶莹剔透,被誉为“宝石之王”,价值昂贵,是世界公认的第一货品,其占有程度和消费水平往往被视为是衡量个人和国家经济富裕程度的标志。达不到宝石级的金刚石(工业用金刚石),以其超硬性广泛用于机电、光学、建筑、交通、冶金、地勘、国防等工业领域和现代高、新技术领域。二、临沭常林钻石1、概况:常林钻石重158.768克拉,长17.3毫米,颜色呈淡黄色,质地纯洁,透明如水,晶莹剔透。晶体形态为八面体和菱形十二面体的聚形,比重3.52。常林钻石是由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岌山镇常林村农民魏振芳于1977年12月21日在田间松散的沙土中翻地时发现的。她把这块宝石献给了国家,成为我国的国宝。这块钻石以发现地点常林村命名为“常林钻石”,现收藏于中国人民银行。2、发现临沭县在沂沭断裂带上,1668年在临沭县华桥乡西南部与郯城县、临沂市交界处发生了8.5级大地震。由于三百多年前的地下岩层错动而破裂所造成的断裂地带,使经过上万年形成的、沉寂于岩层中的天然钻石被冲击到地面,这里成了盛产天然金刚石钻石的地方。临沭县华桥乡的谭庄、东西郭疃、东西萨庄以及常林村一带,地表常有钻石裸露,人们时有发现。1977年12月21日,山东省临沭县华侨乡常林村21岁的姑娘魏振芳,与生产队的女社员一起扛着铁锨到田间翻整土地。夕阳西下,魏振芳挖完自己所分的地块,刚要收工回家,忽然发现邻近地头上还有一片茅草没有挖完,也不知是谁撂下的。于是她便走过去,挥动着铁锨挖起来。当她挖第二锨时,突然从茅草里滚出一块鸡蛋黄大小的东西,魏振芳好奇地捡起来一看,不由地瞪大了眼睛。最早获悉有人捡到钻石消息的是附近803矿的领导。矿党委童书记听说后,立即乘车赶到临沂市,向地委书记朱奇民反映了此事。朱书记听后非常重视,马上派地委的朱胜利等人随童书记一起到临沭,找到公社党委书记李加廷的宿舍。童书记说明了来意,并传达了地委朱奇民书记的指示:一是抓紧时间找到捡钻石的人,把钻石保护起来,绝不能让投机倒把分子弄去;二是要注意保护魏振芳一家的人身安全;三是请公社负责同志配合,做好魏振芳家人的思想工作。李加廷等人走进魏家,已是深夜。经过再三做工作,拂晓时,魏振芳的家人终于把钻石拿出来。通过鉴定,这是一颗罕见的天然特大钻石,重量是158.7869克拉。天已大亮,县里的领导也闻讯赶来了。最终,年近七旬的魏振芳的父亲发话了:“这块钻石是谁买也不卖,谁要也不给,俺要领着闺女到北京,亲手把钻石交给华国锋主席⋯⋯”父亲的话一锤定音,几个儿子再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的。2/21978年1月3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布了魏振芳拾宝献宝的消息,使她一夜之间成了轰动国内外的名人。为了表彰魏振芳的爱国精神和贡献,国家要给些物质奖励,领导征求她的意见,她想了半天,只提出了一个要求:“俺大队里太穷了,连台拖拉机都没有,要奖的话就给俺大队买台拖拉机吧。”1978年1月7日上午,中共临沂地委、临沭县委、原岌山公社党委在公社驻地曹庄召开了千人庆功大会。会上,领导给魏振芳披红戴花,奖给她千元奖金,给她办理了农转非户口,安排她到803矿当了工人。国家也答应了她的要求,奖给常林大队24马力拖拉机一台。国家在奖励魏振芳的同时,也奖给临沭县100万元,后来县里用这笔钱建了一个常林针织厂;奖励岌山公社20万元,公社利用这笔钱建了岭南头电灌站,大大地改善了当地的水浇条件。很快又传来消息,这块特大天然钻石被命名为“常林钻石”。经全面鉴定,认为它色泽透明,折光能力强,是迄今我国发现并保存下来的最大的一颗钻石,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