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四妙招教学中,语文教师有义务想尽办法令学生不认为写作文是一件苦事、难事,要培养学生作文兴趣,让学生“乐”写。如何才能使学生喜爱写作,我的体会是:一、多读————提供阅读对象,积累写作材料。读书,是知道的重要来源,也是作文内容的重要来源。学生通过读书,可以间接地看到许多平时生活中未曾见到的事物,学到许多不曾学过的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认识,陶冶了他们的感情,丰富了学生们的语言,这些都是作文中必不可少的准备。指导学生从阅读中积累材料,首先要让学生读懂课文,每读一篇都确有收获,而且尽可能做到熟读成诵,使课文中的词语句式,精彩段落,成为自己语言仓库中的积累。即可以结合单元作文训练,稍加变动,与生活实际接轨,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又可以直接利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连词成段的想象力训练。在中考中,就有过相似的题型,给出几个词语,组合成有中心内容的段落。功夫在诗外。其实语文学习得好,作文写得好,课外的阅读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培养阅读能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可以指导学生读有益的课外书。教师应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课本,如同年级的《同步作文》体现青少年特点的《中文自修》、〈语文报〉,〈少年文艺〉〈读者〉等书刊,让学生们饱览,从中积累写作材料。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们正是博览群书中,逐渐培养了语文修养,悟出写作的美感,进入模仿与创作的意境,以“移花接木”之功,把书中的好词好句以致好的思想感悟灵活运用于写作中,使文章不仅语言生动,而且也具有了独特的思想性和审美性。二、多听说——————锤炼语句,增强作文的可读性。推广普通话,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不可少的一项措施。每教一课书,事前都要想办法找到录音材料,平时也多给学生听优秀播音员的朗读录音,利用听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语感,注意训练词语的表达上的细微差别所带出的不同的表达效果。使他们逐步学会正确而有修改地使用词句,表达出鲜活的内心世界。持之以恒,使学生用词造句不再流行于干硬枯燥无味的平板词语,作文中遣词造句会更准确,恰当,学生的作文能力也会提高得更快些,文章也会增加可读性。课堂上也可以组织学生由简易到高难的口语表达训练。如成语讲述转述、改编等练习,使学生们练习口语表达,取材灵活,耳熟能详,便于操作和坚持,同时利于深化。三、勤写————练习中成长,由怕写到乐写长期以来,一直困扰学生写作的大问题就是他们无话可写,无材可选。每每要他们写作时,往往是内容空洞,流水帐式的记录,极少有作文的愿望。这固然和学生的生活不够充实丰富有关,更主要的是平时缺少对周围事物的关心,也不动脑去想去观察,许多值得写的内容从眼皮子底下滑了过去。要使学生有内容可写教师要注意丰富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时刻做个有心人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日记的形式写下来。这就是取之不尽的作文材料。家庭生活中普通的细节,学校学习时发生的小事,甚至路上,活动中,都有许多情节趣事可以捕捉,每天写上一篇,自会养成观察的习惯,取之于生活,所以当写作文时,就会有事可写。对于没有观察习惯的同学,可以在写日记时,布置题目如:今天这堂课真没劲。背单词真苦。第一次上劳技课。等等,让他们在事前就留心,积极酝酿写作的情绪,写出的内容就会真实,避免了胡编乱造。长期证明,勤写的同学作文能力较强,写出的文章中心明确,语句也比其他同学流畅,有个性特征,有思想性。也具有较强的选材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感兴趣。写作文最好的刺激就是对写作材料感兴趣。将身边有趣的材料挖掘出来,写作的源泉就不会枯竭了。四、勤评—————鼓励,交流,比学超越。“文章不厌百回改”说明好文章是从修改中得来的。对学生的作文评改要注重时效性。批改要及时,日记要当天批改。评语中指出学生的优点,以利于他们增加信心,继续发扬光大。对于文章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可以用谈心的方式在评语中给予指正,不能横加指责,或只写一个“阅”字了之,挫伤学生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