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诸葛亮湖北随县新街中心学校李海燕下面的对联是什么意思?下面的对联是什么意思?一对二表三分鼎,六出七纵八阵图一对二表三分鼎,六出七纵八阵图•一对:一对:《《隆中对隆中对》》;;•二表:前、后二表:前、后《《出师表出师表》》;;•三分:分为魏蜀吴三国;三分:分为魏蜀吴三国;•六出:六出祁山北伐;六出:六出祁山北伐;•七纵:七擒七纵孟获;七纵:七擒七纵孟获;•八阵图:孔明所设军阵。八阵图:孔明所设军阵。•总之,概括诸葛亮一生功绩。总之,概括诸葛亮一生功绩。填歇后语填歇后语(这也是知识积累)(这也是知识积累)1.1.诸葛亮用兵诸葛亮用兵————2.2.诸葛亮当军师诸葛亮当军师————3.3.诸葛亮的锦囊诸葛亮的锦囊————4.4.诸葛亮隆中对策诸葛亮隆中对策————5.5.诸葛亮弹琴诸葛亮弹琴————6.6.诸葛亮的鹅毛扇诸葛亮的鹅毛扇————7.7.诸葛亮三气周瑜诸葛亮三气周瑜————8.8.诸葛亮草船借箭诸葛亮草船借箭————神出鬼没神出鬼没名副其实名副其实神机妙算神机妙算有先见之明有先见之明计上心来计上心来神妙莫测神妙莫测略施小技略施小技用的是疑兵计用的是疑兵计问题:为什么有那么多问题:为什么有那么多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他是我国人民心目中智慧的化身他是我国人民心目中智慧的化身各地有许多关于他的纪念建筑各地有许多关于他的纪念建筑请欣赏请欣赏————成都武侯祠成都武侯祠成都武侯祠成都武侯祠湖北襄阳古隆中武侯祠湖北襄阳古隆中武侯祠湖北襄阳古隆中武侯祠三顾堂湖北襄阳古隆中武侯祠三顾堂湖北襄阳古隆中诸葛草庐湖北襄阳古隆中诸葛草庐湖湖北北襄襄阳阳诸诸葛葛亮亮铜铜像像河南南阳卧龙冈武侯祠河南南阳卧龙冈武侯祠河南南阳卧龙冈武侯祠河南南阳卧龙冈武侯祠陕西汉中诸葛亮墓陕西汉中诸葛亮墓与课文相关的知识与课文相关的知识11、三顾茅庐:诚心诚意一再邀请。、三顾茅庐:诚心诚意一再邀请。22、初出茅庐:比喻刚到新手缺乏经验。、初出茅庐:比喻刚到新手缺乏经验。33、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比喻人多智、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大家商量,就能想出好办法。慧多,有大家商量,就能想出好办法。44、赞诸葛亮的诗:、赞诸葛亮的诗:堪爱南阳美丈夫,愿将弱主整匡扶。片言妙论三分定,一席高论自古无。先取荆州为家业,后吞巴蜀建皇都。要知鼎足为形势,须向茅庐指画图。学习目标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结构特点。2.领会文章融议论、记叙、抒情为一体的写法。3.重新认识诸葛亮,并了解其政治主张。文学常识部分:表:古代的一种文体。“出师表”是出兵打仗前,主帅给君主上的奏章。这种表,或表明精忠报国之心,或献攻略之策。历来以战名世者甚众,以表传后者颇少。唯独诸葛亮的《出师表》不仅存之典册,而且灿然于文苑。这是因为孔明之作,持论贤明通达,行文情浓义明,因而被奉为理政的规范,为人的圭臬(niè),作文的楷模。诸葛亮这篇表文写于蜀汉建兴(后主刘禅年号)五年(227年)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当时蜀汉已从猇(xiāo)亭(现在湖北宜都)战役的惨败中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平定了南方的叛乱,所以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写这篇表文的目的是,希望刘禅任用贤臣,采纳忠言,赏罚分明,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以实现先帝的“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宏大理想。诸葛亮(181─234)三国时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人。早年避乱于荆州,曾躬耕于南阳隆中。建安十二年(207),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共图大业。次年,他辅佐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击败曹操,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刘备称帝后,拜他为丞相。刘备死时托付他辅佐后主刘禅,后卒于军中。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以散文著称。文章写得周密畅达,代表作是《出师表》。杜甫:出师未捷人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武侯祠匾额对联选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过厅对联鞠躬尽瘁兮诸葛武侯诚哉武公忠体国兮出师两表留楷模——诸葛亮殿对联亲贤臣国乃兴,当年三顾频繁,始延得汉家正统济大事人为本,今日四方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