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及管理规定目录•危急值概念与意义•报告处理流程•管理规定与制度保障•人员职责与培训要求•质量安全风险控制•信息化建设助力提升01危急值概念与意义危急值(CriticalValues)是指某项或某类检验异常结果,而当这种检验异常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危急值的作用是及时报告临床,以便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即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危急值定义及作用心电及脑电类血压类血糖类血钾类体温类呼吸类如极度心动过缓、严重心律失常、心室扑动、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多源性频发室性早搏、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心肌缺血、脑电静息或电极脱落等。如呼吸机气管压力过高或过低、呼吸机频率过高或过低、潮气量过大或过小、血氧饱和度过低、一氧化碳浓度过高等。如体温过高(一般大于40℃)或体温过低(一般低于35℃)。如收缩压过高(一般大于200mmHg)或过低(一般低于90mmHg)、舒张压过高(一般大于130mmHg)或过低(一般低于60mmHg)等。如低血糖(一般低于2.8mmol/L)、高血糖(一般高于16.7mmol/L)等。如高血钾(一般高于6.0mmol/L)或低血钾(一般低于3.5mmol/L)等。常见危急值类型危急值信息是对病人生命指征的监测,是临床医生观察病情变化的重要依据。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将纳入医院绩效考核体系,与医院质量与安全挂钩。及时报告、妥善处理危急值,可以挽救患者生命,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减少医疗差错和纠纷的发生。临床意义与重要性02报告处理流程检验、检查等医技科室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核对确认危急值结果,确保准确无误立即通知相关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发现与确认危急值报告途径与时限要求通过电话、网络等快捷方式报告危急值确保报告途径畅通无阻,及时准确传递信息严格规定报告时限,确保危急值得到及时处理临床科室医护人员接收危急值报告立即采取相应医疗措施,保障患者安全在病历中详细记录危急值处理过程及时向医技科室反馈危急值处理结果01020304接收与处理流程010204跟踪监测及效果评价对危急值处理过程进行跟踪监测评估危急值处理效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定期组织专家对危急值处理流程进行评审和优化将危急值处理情况纳入医院质量考核体系0303管理规定与制度保障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规定。通过建立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及管理规定,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及时发现和处理危急情况,降低医疗风险,提高医疗质量。制定背景及目的意义目的意义制定背景危急值定义及范围报告流程及时限处理措施及要求记录与保存具体内容条款解读明确危急值的定义和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生命体征异常、严重电解质紊乱、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等。明确危急值处理的责任人、处理措施和处理要求,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规定危急值的报告流程、报告时限和报告方式,确保信息及时准确传递。规定危急值处理的记录内容和保存方式,便于追溯和总结经验教训。奖惩措施制定奖惩措施,对执行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及管理规定表现优秀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规定的个人和集体进行惩罚。监督检查机制建立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及管理规定的监督检查机制,明确监督检查的责任部门、频次和方式。整改落实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执行情况监督检查持续改进方向根据医疗行业的发展和医院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及管理规定,提高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目标通过持续改进,提高医务人员的危急值报告处理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降低医疗风险,保障患者安全。同时,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和社会信誉度。持续改进方向和目标04人员职责与培训要求确立各岗位在危急值识别、报告、记录、通知、处理等环节的具体职责。强调医护人员在保障患者安全中的核心作用,提高责任意识。明确医护人员在危急值报告处理中的关键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