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应该来点“邪”的——读陈建功的《要来点儿“邪”的》读后感吉林/刘志平作文,如做人。太正规了,人家说你不随和;太不正统了,人家说你不文化。但,作文也真的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也应该来点“邪”的。一在闲暇的时候,翻看河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9月第1版)出版的,由崔锡臣、吴思敬、方位津编的《学作文丛书——作家谈作文》,阅读了当代著名作家陈建功的《要来点儿“邪”的》文章。这篇文章在10年前就翻过一次,当时我的感到是,对题目的提法我也有一种同感,那就是我大学毕业时,同学给我写留言时,很多同学都给我写类似的话,只是来点“恶”、“空心”、“小坏”等,就是说在善良中掺点杂,因为这个世界不都是“善”、“实心”、“大好”的!我看到后很有感慨,这个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对于这样的世界应该具备多方面的心理素质。作文不也是这样子吗?!二陈建功在文中说:“记得在我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作文的题目是‘国庆有感’。开始我想写的,也是‘欢呼胜利’啦,‘展望前途’啦,可是我实在不愿意往作文本上写,因为我猜到别的同学写的肯定也是这些。也不知为什么,我总不愿说别人说过的话,我希望发出‘自己的声音’。后来,我想起国庆节里看见的一个赶车送菜的农村少年,我在作文里写了看见他以后的感受、联想。我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位语文老师,他大大地表扬了我,还在黑板上写:‘言别人所不能言,想别人所不敢想’。”这话说得多实在,多有指导性。现在很多的征文中也有类似这种情况,就需要作者具备反思维的能力,说别人不能说的话,想别人不敢想的事,写别人不会写的文。“言别人所不能言,想别人所不敢想”这两句可算是写作方面的名言!陈建功写作的成功便得利于此,很多有名的作家也是通过这样的渠道成就事业的。三有创造的举动在开始的时候都有一种畏惧情绪。陈建功在他十四岁的时候,面对着“我为什么考高中”这个题目,他通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写成为一封家信。当时,他想到的和感到的是:“反正得来点‘斜’的,就这么干,豁出去啦。出了考场,我心里还在打鼓,鬼知道那样写行不行!我谁也没问。听天由命。”就是这样尝试使他又一次得到老师们(当时阅卷的老师中有陈的母亲)的非常认可。为此,让他对写作更加热爱,更能推陈出新了!四培养一种个性品质在作文过程中十分必要。陈建功在他的小文的最后处有这样一段:“在小鸟长羽翼的同时,培养‘飞’的雄心,让它跃跃欲试,甚至有意识地扑楞几下,毕竟是十分重要的。它也许会比别的鸟儿更早地感受到‘飞’的乐趣,它也许更有可能养成卓然不群,翱翔天外的个性。”多么值得深思的语言。成功的喜悦不是等待来的,是“试飞”后不断总结的结果。作文真得象陈建功先生提到的“要来点儿‘邪’的”,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的写作成为有个性的劳动,才能出类拔萃地立于文学艺术的殿堂。2004年1月14日下午QQ:314464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