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5写一种植物文本解读:这是一次学写研究报告的习作练习。教材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习作的要求,明确也本次习作的对象和内容。揭示了本次习作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并对本次习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第二部分是一位同学的习作《我家门口的植物》,例文第一自然段介绍了小作者的观察对象,第二自然段把杨树与香椿树进行比较描写,第三自然段小作者的新发现,通过请教爸爸和读书,弄清了其中的缘由,是全文的重点,是小作者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最后一个自然谈了小作者的感受和做法,全文结构清晰,有详有略,提供了本次习作的一般思路及方法,对学生很有启发。教学要求:1、指导阅读例文,通过分析内容及行文特点,了解写研究报告的一般步骤和方法2、指导阅读“习作要点讨论”,并结合例文,进一步明确叙述的植物要有层次感,有侧重点,有本属性。3、指导学生进行选材,应当选熟悉的、喜爱的、独特的植物来写,便于写得出,写得好。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指导学生作课前准备:1、选好观察对象,确定观察要点:特点(如形状、色彩、气味、动静变化情况及不同季节的不同状况等)、作用2、可通过询问、查阅资料等方式搜集材料3、把观察结果有条理的记录下来,还可配上插图或照片。一、导入新课,明确训练要求1、写植物2、细致观察3、写出特点5、由说到写二、读析例文,感知说法1、读例文,知外形2、析内容,抓要领(1)小作者是怎么写家门口的植物的?(2)他是怎样对比描写杨树和香椿树。(3)作者有什么新发现?(4)小作者的感受是什么?(5)总结三、观察盆景,即兴练说1、仔细观察,如实叙述2、加入想象,锦上添花四、讨论注意点1、观察顺序时间顺序。(四季,早、中、晚)方位顺序。(立足点)动用感知器官的顺序。整体到部分,部分到整体,部分到部分。由静到动或由动到静。2、写出特点。抓住要点,考虑周到。观察细致,全方位地感知体验。用词恰当,表达清楚。发挥想象,形象生动,增强美感。五、动手试作,巡回指点1、选材,自己熟悉的、喜爱的或与众不同的。2、提纲,把握好各个方面。3、准确表达。相互交流,共同提高自改互改,直到满意为止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1、通过上节课教师的指导,学生学会按一定的顺序写一种植物。2、能做到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所写之物要有主次,学会自己修改、同桌互改。3、在教师再次评讲后,能知道不足的地方,并且进行修改。教学过程:一、展示作品,师生互评。1、出示一篇中等生的作文,请同学们阅读后提出意见:他哪里写得好?为什么?哪里还有不足?为何?应该怎样修改?2、出示一篇优秀作文,请同学们阅读后议一议:你觉得他(她)写得好吗好在哪?引导学生从观察顺序的条理性和书写植物的顺序上入手。3、师出示一篇下水文,共同欣赏。二、自行修改,共同提高。1、针对自己的状况,是否有条理?是否有层次感?是否有错别字等,进行自主修改。2、再次展示学生修改后的作品,进行表扬。三、进行誊写。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