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埃及的金字塔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3、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1、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板书:古埃及、印度、巴比伦、中国2、板书课题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沙漠,一起到神秘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二、初读课文、疏通词句。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2、检查自学效果(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学生朗读(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共同讨论交流解决3、指导学生书写。三、再读课文、激发兴趣、鼓励质疑。1、师:古老神秘的埃及大地,扑朔迷离的金字塔建筑,同学们读了课文有什么疑问?或者还想了解什么?学生自由质疑、教师引导整理质疑问题2、同学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你能不能仔细读读每个自然段,针对个自然段的内容试着提一两个问题吗?b、金字塔的外形有什么特点?c、金字塔的结构怎么样?四、小结并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激发兴趣,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1、出示金字塔全景图,问:能运用图中的词语描述一下你看到的金字塔吗?(出示词语:角锥形建筑物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进行描述。)2、看到这样巍然屹立的金字塔,你们的心中有什么疑问呢?(如:有什么特点?怎么建成的?为什么而建?等。)相机板书有关问题。今天我们这节课就要围绕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去探索金字塔的奥秘。二、合作学习,研读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1、过渡。2、交流汇报: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结合资料,个人汇报:(高146米,相当于40层大厦: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从数字,板书:数字;朗读指导:我们的综合楼只有四层,你想一想,当你站在比综合楼高出十倍的40层大厦下看这座大厦的楼顶的时候,你怎样看?你会怎么想?同样,站在胡夫金字塔下呢?把它的高读出来,把你的惊叹表达出来。)指导朗读,你知道绕我们学校走一圈多少米吗?算一算,绕金字塔走一圈相当于绕学校走几圈?)(231万块,平均每块2.5吨,石头之多,石头之重,三分之一米宽的石路,可以绕地球一圈,要六十万个车皮,如果把这些车皮连起来,也快要绕地球一圈了,把你的不可思议,惊讶不已表达出来。)砌合得很紧密,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是怎样结合的?经常10万人,30年:我们镇约有四万人,你想想十万人是多少?据记载,当年,每3个月便换一批人,每批十万,估计一下整整30年,要多少人?联系上文说说为什么要用这么多人呢?)小结。3、引读第3节。思考:分析这些数据,通过这样的比较,再加上具体形象的描述,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交流。(宏伟、精巧;智慧、勤劳;奴隶、剥削)4、练习:把句子补充完整。万里长城是著名的游览胜地,。胡夫金字塔的建造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我们学校的多功能报告厅很大,。三、过渡:学生汇报:生1:勤劳而聪明的埃及人民想出了许多科学的方法。看他们——(介绍书上的方法,边读边用画图来表示;)生2:当时没有起重机,没有汽车,没有石厂、机器……埃及人民就是这样,用无数的肩膀和无数的手把一块块巨石搬运过来,并砌成金字塔。多么了不起啊!生3:请看,这是我画的建造金字塔的场面,是根据课文中的句子画的。(出示图画)学生汇报:生1:“这些金字塔矗立在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了。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让我明白了它历史悠久,体现了埃及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生2:这又与课文的开头呼应,理解了它所以“傲对碧空”!生3:我想对埃及人民说:你们是伟大的,令人崇敬的!四、课后练笔:我国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收集了一些有关长城的资料,请同学们学习本课写法,写一篇介绍长城的文章。板书设计:15、埃及的金字塔宏伟埃及的金字塔智慧的结晶精巧教后记:第三自然段是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