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三节声音的特性初中物理故事引入激发情趣一天晚上,两只小白兔在家里等妈妈。她们等了很久……妈妈还是没有回来。这时候,她们听见轻轻的敲门声。小白兔妹妹准备开门,小白兔姐姐赶紧阻止她说:“不能开门,先问清楚是谁。”于是,小白兔妹妹说:“请问你是谁?”。大灰狼轻轻地说:“快开门,我是外婆,来看看你们的”。小白兔姐姐听了声音之后说:“妹妹,别开门,它不是外婆,它是大灰狼……”知识互动探究发现优美动听,令人愉快的声音叫做乐音.为什么同是乐音,会有高低不同,大小不同呢?音调响度音色声音的特性听一听敲打不同的几支音叉,仔细辨别它们的声音有何不同做一做观察尺子振动的快慢,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一.音调(1)定义: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小实验什么因素决定音调的高低?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注意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音调1.概念: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声音的粗细。声音越粗、越低沉,音调越低;声音越细、越尖,音调越高。比如,儿童说话的声音比较“清脆”,就是说儿童说话的音调比较高,其原因是儿童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快的缘故。2.决定因素:音调的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的振动频率与发声体的结构有关,一般而言,大而长的物体振动频率低,小而短的物体振动频率高;物体绷得越紧,振动频率越高;物体越薄、越细,振动频率越高。频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Hz)实验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1.频率⑴定义:每秒内振动的次数.⑵单位:赫兹(Hz)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振动越慢,频率越低,音调越低湖北的曾侯乙编钟,世界音乐史上的空前发现!曾侯乙编钟曾侯乙编钟乐说明:敲打大小不同的钟,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不同,1,简谱中的1.2.3.4.5.6.7等表示的就是音调.2,女高音,男中音也表示的是音调的高低.高音C之王帕瓦罗蒂中国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表演独唱人狗猫蝙蝠海豚20Hz20000Hz15Hz50000Hz60Hz65000Hz1000Hz120000Hz150Hz150000Hz人和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读一读次声波与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人耳听觉范围:20Hz---20000Hz大象的语言、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有次声波产生例1生活处处有物理,细心观察皆学问。如图是某学校楼梯中的一部分,从A到B是长短不同的铁护栏。在不损坏公物的前提下,一个同学用一根木棒迅速从B到A逐一敲过铁护栏栏杆,此过程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音色和响度BA护栏的长短不同,其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也就不同。温馨提示A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填一填议一议在一次表演中,一名训兽师向他带来的狗提问:“3+1”等于几?”狗立即叫4声,观众立刻为这条聪明的狗热烈鼓掌。它真有那么聪明吗?嘿嘿!原来是训兽师的助手用特殊的仪器在台下发出了四下哨声,这种哨声属于超声波,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但狗是可以听见的!超声波次声波•振动会发出声音,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蝴蝶的翅膀一秒钟振动不超过10次,蚊子的翅膀一秒钟振动500~600次,由于蝴蝶的翅膀振动的频率低于人耳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当然人耳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而蚊子翅膀的振动频率在人耳的听频范围内,人耳就能听到蚊子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二、响度小实验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2)影响因素:声音的响度跟振幅有关(1)定义: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振幅是确定响度的唯一因素吗?•实际中,响度还跟距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响度越小。(原因:因为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越到远处越分散。)•议一议图中的两个情景有什么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