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小高考)政治复习资料1、经济生活(必修一)三、收入与分配考点等级要求考点内容历年考查情况例举学习笔记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A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注: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并非都是按劳分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实行按劳分配充分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生产发展。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2008年23.我国目前实行以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A.按劳分配B.按生产要素分配C.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D.按劳动效率分配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的意义B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金、技术、管理等。意义:其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其二,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2010年11.下图表明,现阶段我国A.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B.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个人收入差距过于悬殊D.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收入分配公平的要求、意义B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收入分配的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收入公平既不是平均分配也不是消除差距。意义: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如何实现社会公平?2008年收入分配公平主要表现为社会成员之间没有收入差距。2010年32.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2012年10.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A.提高劳动者最低工资标准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②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着重保护劳动所得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②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B.先富帮后富,实现同步富裕C.消灭分配差别,实行平均分配D.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