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小专题:水的组成和认识【中考要求】认识水的组成;知道纯水和矿泉水,软水和硬水的区别;了解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认识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有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能测定水的组成。【考点透视】考点一、水的组成电解水的实验项目内容备注化学方程式2H2O通电2H2↑+O2↑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加入少量的稀H2SO4或NaOH实验现象两极都产生气泡,且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正极的两倍。在实际实验过程中,体积比往往大于2:1,主要是因为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氢气大。检验方法(1)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氧气。(2)将燃着的木条靠近试管口,能继续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的是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而不是质量比。试验结论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产生了氢气和氧气。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可以总结为“氢负氧正”或“氢多氧少”。注意:电解水实验中,得到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而不是质量比,通过计算,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应该为1∶8。考点二、水的净化(1)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含有许多可溶性的和不溶性的杂质。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大体上是:取水—─沉淀—─过滤—─吸附—─消毒—─配水(2)水净化的常用方法:吸附:既能除去不溶杂质,也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活性炭)沉淀:加明矾后静置沉淀过滤:分离可溶性和不溶性物质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物质或分离挥发性与不挥发性物质的方法消毒:一般用氯气或一氧化二氯消毒灭菌。说明:1、沉淀法—明矾溶解于水生成胶状物吸附杂质。2、过滤法—①过滤用到的仪器:漏斗、玻璃棒、烧杯、铁架台,其中玻璃棒作用:引流②过滤操作三要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边缘。(用水润湿使滤纸与漏斗壁之间没有气泡)。“二低”:(1)滤纸要低于漏斗边缘;(2)滤液要低于滤纸边缘。“三靠”:(1)盛浑浊液体的烧杯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滤纸三层部分;(3)漏斗下口紧靠下面烧杯内壁。考点三、硬水和软水1.概念: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不含或少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一般河水、井水多为硬水,雨水、自来水为软水。2.区分:用肥皂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3.硬水的危害:浪费肥皂,易使锅炉结垢导致爆炸。4.硬水的软化方法:煮沸:蒸馏(实验室中)蒸馏:煮沸(生活中)说明:通过蒸馏得到比较纯的蒸馏水,属于纯净物,生活中其他的水都是混合物。2/6考点四、水资源的保护(1)水资源的污染问题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2)爱护水资源①节约用水农业上使用喷灌和滴灌生活中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器具工业上对水循环使用②防止水体污染工业上废水的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后排放;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典例精析】例1.(黄冈)保护环境,防止空气和水体的污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下列做法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①控制工业生产中废气和废水的直接排放;②增大绿地面积;③开发生产无汞电池;④分类回收垃圾;⑤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⑥禁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⑦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⑧在水库周边兴建造纸厂A.全部B.②④⑥⑧C.①②③④⑦⑧D.①②③④⑤⑥⑦【解析】本题是综合考察空气和水的污染和防治问题。很明显控制工业生产中废气和废水的直接排放,有利于保护空气和水资源。②中增大绿地面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③开发生产无汞电池有利于防止重金属污染水源。④分类回收垃圾,既节约资源又保护了环境。⑤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可有效防止水污染。⑥禁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有利于改善水质。⑦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有效防止了水污染。⑧在水库周边兴建造纸厂,工厂排放出的废水,会污染水库,不利于环境保护。故答案:选C。例2.(2012兰州)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净水时需加入明矾的目的是。(2)欲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需进行过滤操作,该操作过程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3)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病原生物,可采用的方法是。(4)某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