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与磁一、判断物体是否带磁性(同斥、异吸或吸铁性)例1:判断两根钢条甲和乙是否有磁性时,可将它们的一端靠近小磁针的N极或S极.当钢条甲靠近时,小磁针自动远离;当钢条乙靠近时,小磁针自动接近.由此可知:()A、两根钢条均有磁性。B、两根钢条均无磁性。C、钢条甲一定有磁性,钢条乙一定无磁性。D、钢条甲一定有磁性,钢条乙可能有磁性。例2:把甲棒的一端靠近乙棒的中部,发现两者吸引,而把乙的一端靠近甲的中部时,两者互不吸引,则()A、甲有磁性,乙无磁性B、甲无磁性,乙有磁性C、甲、乙都有磁性D、甲、乙都无磁性例3:将某钢棒的一端靠近磁针N、S极都被吸引,则这根钢棒()A、一定带磁性B、一定不带磁性C、可能带磁性D、可能不带磁性例4:将甲钢棒的两端分别靠近乙钢棒的同一端,下列现象不可能的是()A、都被吸引B、都被排斥C、一端排斥,另一端吸引D、都是既不排斥又不吸引例5.为了判断一根钢棒是否有磁性,小明进行了如下几组实验,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让钢棒靠近铁屑,铁屑被吸引,则钢棒具有磁性B、用细线将将钢棒吊起来,使它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静止时总指南北方向,则钢棒具有磁性C、让小磁针靠近钢棒,若钢棒与小磁针相互排斥,则钢棒具有磁性D、让小磁针靠近钢棒,若钢棒与小磁针相互吸引,则钢棒具有磁性二、磁极(磁体两端磁性最强称为磁极,中间磁性最弱)2例6:如图6所示,铁棒从左向右移动,弹簧长度变化情况是()A、变长B、变短C、先变长后变短D、先变短后变长例7:如图7所示,条形磁铁从左向右移动,弹簧长度变化情况是()A、变长B、变短C、先变长后变短D、先变短后变长例8:如图所示,一根条形磁铁,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下列表示从S极到N极磁性强弱变化情况的图象中正确的是:()例9:上课时,某同学不小心把条形磁铁摔在地上后变为两段,则()A、两段都没有磁性B、每段只有一个磁极C、变成两个小磁体D、无法判断三、地磁场(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地磁场方向、指南针的南北极命名)例10:如图所示,地球周围的空间存在着磁场叫地磁场,地磁北极在_________附近,地磁南极在__________附近。______最早发现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并不重合,它们之间的夹角叫做_________。地磁场跟__________的磁场相似。从图中看出,地球外部地磁场的磁感线方向是从___________附近出来,回到___________附近3(即从__________出来,回到__________)。指南针在地球表面静止时能一端指南另一端指北的原因是受到________的作用,遵循同名磁极相互______,异名磁极相互_______。例11:指南针在地球表面上一般是静止时一端指南另一端指北,但有两个特殊的地方,其中指南针N极向下S极向上的地点是____________,指南针S极向下N极向上的地点是____________。四、根据磁感线方向或小磁针判断磁极(磁感线从N到S,安培定则、同斥异吸)小磁针在磁场中受力情况(安培定则、同斥异吸)根据磁感线方向判断磁极、根据磁极判断磁感线方向和小磁针南北极例12.图甲标出磁极和磁感线方向,图乙、丙标出磁极,图丁中标出磁极和小磁针NS极。例13:一条形磁铁的周围放着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甲、乙、丙、丁,这四根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画错的是(磁针的黑端表示N极)()五、奥斯特实验的两个结论通电螺线管中判断NS极、判断电流方向(电源+-极)、画出螺线管绕法例14:如图所示,开关闭合后,位于螺线管右侧的小磁针将()A、静止不动B、转动180°C、逆时针转动90°D、顺时针转动90°例15:图甲中标出螺线管NS极,虚线框内补上电源。4图乙中标出电流方向。图丙中画出螺线管的绕线。六、电磁铁的优点例16: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改变下列因素无关的是:()A、电流的强弱。B、电流的方向。C、螺线管的线圈匝数。D、有无铁芯。例17:电磁铁的优点:磁性有无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控制;磁性强弱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控制;南北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控制。七、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时,电磁铁磁性强弱变化情况(同斥异吸、吸铁性)例18:如右图所示,当开关闭合后时,弹簧的长度会:()A、变长B、变短C、不变D、无法确定例19:如下图所示,电磁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