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005年中考模拟试题二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0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肆nüèxiāo声匿迹jiān默中流dǐ柱写出下列诗文名句的上句或下句、篇名或作者。(7分)(1)了却君王天下事,,可怜白发生。(《破阵子》)(2)不戚戚于贫贱,(陶渊明《五柳先生传》)(3),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4),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5)过尽千帆皆不是,。(温庭筠《忆江南》(6)分析家认为,美国对外武力干涉他国内政的战略已呈“”之势,而中国“和平崛起”的外交战略正呈“”之势。(用《孟子》三章)中两句话填写(7)只读书而不动脑筋不行,只是一味空想而不去读书也不行,关于这种说法,孔子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就是:“,。”3.下面一段话摘自某报,有多处毛病,请找出三处加以改正。(3分)海港市2003和2004年曾连续两年国家考核①中成绩名列最末,对市委、市政府触动很大②。市政府提出“为首府争光,为港城雪耻③”的口号。市委书记郑中华指出:“落后的原因主要是认识不高,职责不清,体制不顺,投资不足造成的④。”要求“各级党委、人大、政府三个一把手同时抓环保工作⑤,并把其纳入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⑥,实行一票否决的干部管理体制”。⑦(注:以上内容的地名、人名用的是假名。)第处,改为:第处,改为:第处,改为:4.下面这幅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标志图,说说这幅画所蕴含的意思。(2分)5.阅读下面这则新闻,完成文后题目。(4分)11月6日,在北京南三环万柳桥附近发生了感人一幕:一只小狗在三环主路上被轧死了,另三只小狗不顾上班高峰的滚滚车流,忠实地守护着死去的同伴,舍不得丢弃它。过往的司机都被震撼了,车开过它们身边的时候纷纷绕行,或干脆停车,交通为之阻塞。两辆车因为躲避小狗而追尾,司机们彼此没有埋怨,反而表示碰到这种事能够理解。一位姓杨的司机动情地说:“今天所有的人都让着这些小狗。说句实话,看着它们,我心里只有一个感觉:感动!”在这感人的一幕里,最令人感动的还是那些过往的车辆和行人,特别是自己的车被人撞了仍无怨无悔的司机。他们的行为生动地告诉世人:。(1)用一句话概括新闻内容。(2分)答:(2)你认为作者通过这件事想告诉世人什么?把你的理解写在下面。(2分)答:6.海州区某中学学生处针对校园内有同学乱扔垃圾的现象,开展“你丢我捡”活动,并在学校走廊上写了宣传标语:“你丢下的是品质,我捡起的是垃圾!”可是文新朐同学看后,提出应该改为“你丢下的是垃圾,我捡起的是品质!”你觉得哪一种说法好?请说出你的理由。(2分)答:二.阅读。(60分)(一)诗歌赏析。(4分)7.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4分)2/5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说说作者游山西村有哪些亲切感受?(2分)答:本诗颔联中写景中蕴涵哲理,是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名句,就此谈谈你对这一哲理的看法。(2分)答:(二)文言文阅读(12分)景公问于晏子曰:“治国何患?”晏子对曰:“患夫社鼠。”公曰:“何谓也?对曰:“夫社,束木(并排而立)而涂(涂上泥)之,鼠因往托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夫国亦有焉,人主左右是也。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同意连用,重也是权的意思)于百姓,不诛之则乱,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把持,保护),腹(能“覆”,庇护,包庇)而有(通“宥”宽宥,原谅)之,此亦有国之社鼠也!”《晏子春秋》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治国何患()(2)不诛之则乱()(3)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4)以社故也().9.翻译下列语句。(4分)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译:(2)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百姓译:10.选出下列语句加点的字解释完全相同的一项。(2分)()A.以社故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患夫社鼠夫社,束木而涂之C.鼠因往托焉夫国亦有焉D.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得之则生,弗得则死11.仔细阅读短文,说一说晏子把人主身边的小人比喻为社鼠的用意。(2分)答:(三)阅读下面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