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农药助剂第一节农药表面活性剂第二节农药乳化剂第三节农药分散剂第四节润湿剂和渗透剂第五节农药溶剂和助溶剂第六节农药载体本章难点与重点一.难点:农药助剂的选择原则及助剂对农药活性的影响及剂型与助剂的关系。二.重点:掌握农药助剂在农药剂型加工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助剂种类、分类及特性。理解农药助剂的选择原则及助剂对农药活性的影响及剂型与助剂的关系。第一节农药表面活性剂一.表面活性剂的基础知识二.农药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概念三.农药表面活性剂的化学结构特点四.农药表面活性剂的分类、性质和重要品种五.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的基本概念和性能六.表面活性剂HLB值在农药助剂中的应用表面活性剂的基础知识在一定的温度下,纯液体的表面张力有一定值,且表面层的组成与内部的相同;但加入溶质后,表面张力会发生变化,且溶液表面层的浓度不同于其内部浓度。按照水的表面张力随溶质浓度的变化关系,可以将一些物质分成两类:表面活性物质:能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的物质(如:硬脂酸钠、8个碳以上的直链有机酸碱金属盐、烷基硫酸酯盐、烷基苯磺酸盐等)。非表面活性物质:能使水的表面张力明显升高的物质。(如:无机盐和不挥发的酸、碱等。)浓度¦ÒABC表面活性剂浓度与溶液性质的关系物质的表面张力(20)℃大多数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与典型油相的界面张力范围大多数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表面张力范围加入C6~C18的各种脂肪酸钠后,引起水和石蜡间界面张力降低情况(30℃)加入脂肪酸钠后,水溶液表面张力降低情况(25℃)农药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概念表面活性剂是指在加入少量时就能显著降低溶液表面张力并改变体系界面状态的物质。农药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具有表面活性的化合物,它溶于液体,特别是水中,在低浓度时也能在液体或气体表面或其他界面上定向吸附,使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显著降低。并产生润湿或反润湿、乳化或破乳、分散或凝集、起泡和消泡、增溶等一系列作用。农药表面活性剂的化学结构特点农药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一般是由极性基和非极性基构成,具有不对称结构。它的极性基易溶于水具有亲水性质,称亲水基团(HydrophilicGroup),而长链烃基(非极性基)易溶于“油”,具有亲油性质,称亲油基团(LipophilicGroup),又称疏水基团、憎水基团。这样在同一分子上既有亲油基团,又有亲水基团而使表面活性剂分子具有即能与水结合,又能与油结合的两亲分子的物质称为两亲化合物(AmphiphileCompounds)。然而并非所有的这种两亲分子结构都可以做表面活性剂,只有分子内亲油基团和亲水基团之间达到适当的平衡,才能显示出表面活性剂的特性。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示意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示意H2CH2CH2CH2CH2CH2CH2CH2COH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O棕榈酸钠(C15H31COONa)的结构硬脂酸卵磷脂结构表面活性剂在气液上形成单分子膜当溶液浓度较稀,吸附量不大时,表面活性剂分子在表面层有较大的活动范围,它们的排列不那么整齐,但其憎水基团仍然倾向于逸出水面。当达到饱和吸附时,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水溶液紧密而有规则地定向排列着,水的表面就像覆盖一层薄的表面膜,称之为单分子膜(monomolecularfilm)。表面活性剂两亲分子示意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上的定向吸附排列表面活性剂在达到CMC后可形成胶束农药表面活性剂溶液在特定条件下,溶液的若干物理、化学性质和电化学性质都发生突变时的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当达到临界胶束浓度后,农药表面活性剂所形成的胶束便对许多物质具有乳化、分散、可溶化(增溶)作用。目前农药表面活性剂所有已知性质和通途,都与临界胶束浓度直接或间接有关,农药助剂应用时,都必须使浓度高于农药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才能实现润湿、浸透、分散、乳化、起泡、消泡等预期效果。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吸附和胶束形成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物化性质曲线农药表面活性剂的分类、性质和重要品种农药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繁多,但其性质之差异主要取决于亲水和亲油基团的性质特别是亲水基团的性质。因此通常采用按化学结构在水溶液中电离性的分类方法将其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大类及特殊表面活性剂,离子型中又可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