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专题五:中外科技、文化发展【复习目标】1、中国古代史科技:青铜工艺、天文历法、数学、医学、《水经注》《齐民要术》、《天工开物》、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北京故宫、四大发明。2、中国近代史科技:詹天佑、京张铁路、侯德榜、侯氏制碱法。3、中国现代史科技:“两弹一星”、“籼型杂交水稻”“863”计划的制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4、世界近现代科技: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三次科技革命。【复习重点】都江堰、“两弹一星”、“籼型杂交水稻”“863”计划的制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三次科技革命。【自主温故】一、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一)科技1、四大发明----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出现于发明:隋唐时已有雕版印刷品。⑴造纸术:改进:东汉时改进造纸术,即蔡侯纸。⑵印刷术发展:北宋发明活字印刷术。传播:4世纪东传至日本、朝鲜,8世纪西传欧洲、非洲。传播:东传日、朝,西传埃及、欧洲。⑶指南针:战国时出现了最早的指南仪器,发明于唐中期北宋时制成并应用于航海,⑷火药唐朝末期开始用于军事。广泛应用于航海。宋元时期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突火枪”1、数学:⑴《九章算术》总结了以来的数学成就;⑵祖冲之推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2、医学:华佗、“医圣”张仲景写了《》;李时珍写了《》。3、科技著作:《水经注》《齐民要术》《天工开物》。4、建筑: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秦始皇陵兵马俑、敦煌莫高窟、北京故宫。(二)思想文化1、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等。2、文学: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四大名著《》《》《》《》。3、百家争鸣: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4、艺术:书法、绘画、雕塑5、史学:纪传体—西汉司马迁的《》;编年体—北宋司马光的《》。二、中国近代科技、文化(一)科技:詹天佑—铁路;侯德榜-“”(二)思想文化:1、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严复:《天演论》;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2、教育改革:戊戌变法—京师大学堂;年废除科举教育。三、中国现代科技与文化(一)科技: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人造卫星“”发射成功;2005年“神舟六号”成功。(二)袁隆平—水稻;863计划、计算机网络技术;四、世界近现代史科技、思想文化1、启蒙思想—法国伏尔泰2、牛顿的力学理论体系、达尔文与《进化论》、爱因斯坦与“相对论”3、音乐:贝多芬及其《英雄交响曲》;文学: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美术:梵高的《向日葵》;4、三次科技革命:名称开始时间标志主要发明时代特征影响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图一图二工业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合作知新】(一)、阅读下列材料: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国古今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民族心理素质的养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和谐社会是对某种以人为本的、彼此合作与宽容而没有冲突的社会形态的美称,也是人类社会一直竞逐不息的理想追求。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请回答:(1)右图这位东方先哲——孔子,他的哪些思想观点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有一些合理成分或值得借鉴的地方?(2)为了巩固政治统一,汉朝哪位皇帝开始用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思想?并在思想领域采取了什么措施使汉朝形成“大一统”的政治格局?(3)唐太宗是大唐盛世奠基人。他在位时采取了一些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开创了唐初的繁荣时代,史称什么?(4)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儒象思想的精华是什么?解析:此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将历史知识与现实联系、运用的能力。第一问考查了孔子“仁”的思想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所起的现实意义;第二问考查的是儒家思想对建立汉朝“大一统”社会所起的作用,通过“实践检验真理”,验证了儒家思想对稳定社会所起的巨大作用,是命题者匠心独具命题意图所在;第三问则是通过初探贞观之治,进一步验证构建和谐社会对稳定社会、发展社会所起的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