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全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为切实推进我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加强和规范我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提升环境安全管理水平,我局决定召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工作会议。下面,我围绕全县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讲几点意见:一、统一思想,增强做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指加强对环境事件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事件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环境事件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事件造成的中长期影响,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针对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污染、放射性污染的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应急预案的指导思想:体现以人为本,一旦发生突发事故,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快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应急预案是开展应急管理的前提。目前,我县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工作虽已开展,但还存在进展缓慢的问题,环保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第七条:“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生产、贮存、经营、使用、运输危险物品的企业事业单位,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编制环境应急预案”。新修订的《环保法》第47条以及《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都有明确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环保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在发生或可能发生突发第1页共4页环境事件时,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环保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的能力,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加强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提高保障处置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能力,确保企业在发生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时,能够做到科学处理,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减少污染事件造成的损失。加强应急预案编制,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是现代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维护环境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保障,我们必须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把这项利国安民二、加强管理,严格应急预案编制、备案近年来,县局按照省厅、市局的要求,及时对全县应急预案编制工作进行部署,成立全县环境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XX县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XX县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组织和动员全县各企业积极行动,督促各企业抓好应急预案的编制,取得了阶段性实效。钢铁、冶金、水泥、化工、重金属、非煤矿山等行业的应急预案都已编制完毕并且已经按管理权限备案。目前,根据省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剩余企业继续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委托相关技术服务机构编制,预案编制中要认真查看企业关键岗位、关键设备环保落实情况,现场踏勘周边环境敏感目标,全面分析企业环境风险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风险防控措施和办法,确保有限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环保部门对申请备案的预案进行形式审查,对基本要素完整、内容格式规范的预案予以备案,并核发备案登记表,对无专家评估意见的预案不予备案,对不具备生产条件的项目预案不予备案。各企业要以对企业、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居安思危、防患未然的原则,切实抓好以下措施的落实:一要抓紧预案体系建设。应急预案是企业组织管理、指挥协调应急行动的整体计划及程序规范,是解决在突发环境事件的事前、事发、事后各个阶段,由谁来做、怎样做、何时做以及用什么资源来做的行为规范。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涉及事前、事发、事第2页共4页中、事后等各个环节,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付诸长期的努力,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各企业要统筹研究,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各企业要对照国家、省、市总体应急预案的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