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基础知识》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政府为了保护农业生产者,对部分农业产品规定了保护价格。为了采取这种价格政策,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是()A.取消农业税B.对城镇居民实行粮食配给制C.当市场上出现农产品过剩的进行收购D.扩大农民家电消费2.某月内,甲商品的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同时上升,引起的甲商品的需求变动量分别为50单位和80单位,则在这类商品价格变动的共同作用下,该月甲商品的需求量变动情况是()A.增加30单位B.减少30单位C.增加130单位D.减少130单位3.任意两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这是根据偏好的()假定来判定的。A.完备性B.可传递性C.多比少好D.可加总性4.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A.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价格之比B.商品边际替代率大于商品价格之比C.商品边际替代率小于商品价格与收入之比D.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价格与收入之比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连续增加劳动的投入,在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时,劳动的边际产量()A.大于零B.小于零C.等于零D.等于平均产量6.自然垄断指的是()的情况。A.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为整个市场供给一种产品B.企业垄断某种自然资源C.政府对重要自然资产实行完全垄断D.两家企业共同控制一个市场7.实施价格歧视的基本条件不包括()A.卖方具有垄断地位B.企业生产有商品或服务具有耐用品性质C.消费者之间存在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D.不同消费者所在的市场能被隔离开8.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标准是()A.还存在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B.收入在不同居民之间分配公平中华会计网校C.可能由重新组合生产和分配使一个人或多个人的福利增加,而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福利减少D.不可能由重新组合生产和分配来使一个人或多个人的福利增加,而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福利减少9.科斯定理的含义是()A.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就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怕累托最优B.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最小,那么无论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的,就可以实现资源的怕累托最优C.只要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的,就可以实现资源的怕累托最优D.无论财产权是否明确,只要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就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怕累托最优10.在买卖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质量的商品往往将质量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这种现象称为()A.道德风险B.正向选择C.逆向选择D.外部不经济11.下列失业类型中,属于自愿失业的是()A.需求不足性失业B.摩擦性失业C.隐性失业D.周期性失业12.如果用I表示投资、S表示储蓄、T表示税收、G表示政府购买,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则四部门经济中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关系是()A.I=S+(T-G)+(M-X)B.I=S+T-G+MC.I=S+(T-G)D.I=S+(M-X)13.假定边际消费货币β是0.75,则投资乘数k应为()A.1B.2C.3D.414.如果政府把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就需要实行()A.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B.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C.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D.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15.政府鼓励出口的主要措施是()A.出口退税B.关税壁垒C.出口配额D.非关税壁垒16.公共财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满足国有经济需要B.满足国民经济需要C.满足社会公共需要D.满足企事业发展需要17.我国中央财政不断加大中西部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步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这是公共财政履行()职能的体现。A.经济发展B.经济稳定C.市场维护D.收入分配18.能够使政府每一项支出的具体用途得到全面、具体、清晰反映的财政支出分类方法是()A.按政府职能分类B.近支出使用部门分类C.按支出经济分类D.按支出能否等到等价补偿分类19.税收的基本特征包括强制性、无偿性和()A.效益性B.准确性C.固定性D.公开性20.企业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措施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从而抵消税负。这种税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