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分类及常用农药介绍沈亚洲第一章、杀虫剂第二章、杀螨剂第三章、杀菌剂第四章、调节剂1、有机磷类2、氨基甲酸酯类3、拟除虫菊酯类4、有机氯类5、沙蚕毒素类6、甲脒类7、氯化烟酰类8、生物源类9、昆虫生长调节剂10、硫脲类1、原药多数为油状液体,为原油;2、易水解失效3、在生物体内经氧化毒力可能增强4、药效高,作用方式多种多样5、残效期短、在生物体内易于降解为无毒物。第一节有机磷酸酯类农药1.辛硫磷:易光解,持效期短,以触杀和胃毒作用为主,也有一定的熏蒸作用,有渗透性,无内吸作用。杀虫谱广,击倒力强。在土壤中持效期可达30-50天。黄瓜、菜豆、高梁较敏感,喷雾慎用。第一节有机磷杀虫剂2、三唑磷:具有强烈的触杀和胃毒作用,渗透性较强,无内吸作用,杀卵作用明显。第一节有机磷杀虫剂3、丙溴磷:具触杀、胃毒作用,有较好的渗透性。第一节有机磷杀虫剂4、杀扑磷(速扑杀):是一种广谱的有机磷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和渗透作用,能渗入植物组织内,对介壳虫有特效。残效期10-20天。第一节有机磷杀虫剂5、毒死蜱(乐斯本):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在叶片上的残留期不长,但在土壤中的残留期则较长,对地下害虫的防效好。对烟草敏感。第一节有机磷杀虫剂第二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1、杀虫范围不如有机磷杀虫剂那样广,一般不能防治螨类介壳虫类。2、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分子结构与毒力密切相关,选择性强。如抗蚜威等。3、有些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与有机磷杀虫剂混合可产生拮抗或增效作用。4、大部分氨基甲酸酯类比有机磷杀虫剂毒性低。对鱼类比较安全,对蜜蜂具有较高毒性。中毒后用阿托品(而不能用氯磷定)。5、其原药多为固态。1、异丙威(叶蝉散):有较强的触杀作用,击倒力强,药效迅速,但残效期较短第二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2、灭多威(万灵):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内吸性强,可以有效地杀死多种害虫的卵、幼虫和成虫。昆虫的卵与药剂接触后通常不能活过黑头阶段,即使有孵化,也很快死亡。第二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3、丁硫克百威(好年冬):为克百威的低毒化衍生物,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在昆虫体内代谢为有毒的呋喃丹起杀虫作用杀虫广谱,持效期长。第二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第三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一、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特点1、高效、低毒、易降解;2、除驱避、触杀作用外,击倒作用强;3、易产生抗药性;4、多数无内吸作用5、异构体对其活性影响大;6、杀虫效果多表现出负温度系数7、分子结构中加入氟原子,提高杀虫活性。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作用方式菊酯类杀虫剂的三种作用:驱避、击倒、毒杀。1、使神经膜上钠离子通道关闭延迟;使负后电位增加,引起重复后放;阻断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正常传导。2、作用于Na+-k+-ATP酶;第三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1、高效氯氟氰菊酯(功夫):引入氟原子,杀虫谱广,活性较高,药效迅速,喷洒后耐雨水冲刷。三、菊酯类重点品种第三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2、氟氯氰菊酯(百树得):可快速击倒,残效期长。对多种鳞翅目幼虫有良好效果,也可有效防治某些地下害虫,三、菊酯类重点品种第三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3、高效氯氰菊酯:是氯氰菊酯的高效异构体,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杀虫谱广、击倒速度快第三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4、联苯菊酯(天王星):具有触杀、胃毒作用,无内吸、熏蒸作用。杀虫谱广,对螨也有较好防效。第三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第四节、有机氯杀虫剂主要品种1、硫丹(赛丹):具触杀、胃毒和熏蒸多种作用,能渗透进入植物组织,但不能在植株体内传输。杀虫速度快,杀虫谱广。第五节、沙蚕毒素类杀虫剂1、多数具内吸作用,中毒;2、主要用于防水稻上的害虫;3、在生物体内转化成沙蚕毒素;4、作用靶标为乙酰胆碱受体。一、沙蚕毒素类杀虫剂的特点•1、杀虫单:进入昆虫体内迅速转化成为沙蚕毒素或二氢沙蚕毒素。杀虫谱广、杀虫力强。具有强烈的胃毒、触杀和内吸作用,兼有熏蒸和杀卵作用。二、重点品种第五节、沙蚕毒素类杀虫剂•2、杀虫双:对害虫具有较强的触杀和胃毒作用,并兼有一定的熏蒸作用。它是一种神经毒剂,能使昆虫的神经对于外来的刺激不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