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投掷“投掷轻物”教学设计——九华小学冯昌盛一、指导思想依据《体育课程标准》水平一目标:“初步掌握简单的技术动作”;“发展反应、灵敏和协调能力”,结合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遵循运动技术动作形成规律进行本课设计。二、教材分析低年级投掷教材,是正向、侧向投掷动作,包括肩上屈肘、蹬地转体、挥臂过肩等动作方法。教学目标是通过多种掷远、掷准的练习,掌握简单的投掷方法,培养正确的投掷姿势,教学多以游戏方式进行,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次课选择了“快速挥臂,向前上方投”为教学重难点(投掷单元计划5—3)。教学中主要通过多种游戏形式的练习,使学生能在投掷练习中感受动作,并很好的将轻物向前上方用力投出,为以后学习助跑投掷技术动作打好基础。三、设计思路1.教学主体突出,有效完成教学目标全课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种方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学练结合,并围绕“快速挥臂”“向前上方投掷”的教学重难点,使学生逐渐掌握投掷动作,最终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2.教法针对性强,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本课教学重点是:快速挥臂,教学难点是:向前上方投掷。教学中,我们针对性的对器材进行了改造,通过掷反弹球、挥彩带,让学生感受用力挥臂的动作,通过目标条件练习,让学生感受由低到高,向前上方投掷的动作,逐渐掌握方法,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3.遵循教育规律,有效实施教学手段针对小学一年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各教学环节以循序渐进为原则,采取激趣导入—积极准备—主动学习—快乐巩固—愉悦放松的顺序,层层推进,教学中将接受式学习与自主式学习相结合,教学层次清晰流畅,手段多样。4.关注全体学生,有效实施教学评价在全课教学活动中,我们立足面、关注点,注重点面结合互相促进。在各个练习环节中,做到了既面向全体,又区别对待。教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并有所收获。四、教学特色1.教学方法有实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材特点,本课采用接受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形式多样的条件练习,不仅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而且引导学生积极体验了运动的乐趣,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2、器材改造有实效本课针对教学重难点,将投掷器材进行改造,将轻物连上不同长度的彩带,通过彩带在空中飞行轨迹,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投掷出手方向,从而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并增添了练习的视觉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器材做到了一物多用、实用、巧用、妙用,有效开发了器材的教学功能,促进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完成。水平一(二年级)投掷----“原地侧向投掷轻物”课时计划学习内容投掷:原地侧向投掷轻物【5-3】游戏:“彩球总动员”学习目标进一步学习原地侧向持轻物掷远的方法,掌握快速挥臂向前上方投掷的动作技术,发展投掷能力。在“彩球总动员”的游戏体验中,发展快速反应能力和灵敏素质。培养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及运动中的安全的意识。学习内容与要求实施过程与提示场地布置时间一、课堂常规二、准备活动:1、队列:四列横队变八列横队2、韵律:《彩虹的微笑》要求:动作正确,舒展大方三、投掷:原地侧向投掷轻物1.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2.教师口令指挥,学生队列练习3.教师领操,学生随音乐练习5′19′主要器材准备彩球若干个支架21个气球若干个皮筋4根篓子16个预计练习密度40%-45%预计出现问题及解决办法1、学生在投掷练习时,教师要提示学生保持一定距离,注意安全。2、游戏中学生因兴奋容易犯规,教师一定要提示学生遵守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