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总结2011年11月18日上午工商管理系在各辅导员组织下,分别在文华楼506和526教室集中学习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通过学习,学生们了解到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形势的基础上,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文化上的高度自觉,是推进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要求我们深入思考怎样建设一个有文化的国家,怎样建设一所有文化的大学和怎样培育有文化的一代新人这三个重要问题。一、怎样建设一个有文化的国家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从国家大政方针的角度强调了当前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标志着我国将在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兴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新高潮。建设有文化的国家,有三件事情很紧迫: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它是兴国之魂、文化精髓,决定着国家发展的方向。失去了这个灵魂,文化建设也就失去了意义。面对现实生活中诸多不健康的甚至是丑恶的现象,人民群众的反应相当强烈,我们一定要下力气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建设一个挺起脊梁的礼仪之邦。当然,我们也希望能尽快形成一个更简明易记、易于普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二是着力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免费的或优惠的基本公益文化服务,这是文化事业服务人民的基本体现。现在,国家财政规模已经相当大了,要舍得在这方面花钱,建设比较完善的文化基础设施,让人民群众分享阳光。三是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现在,我们的文化产业才超过一万亿元,占GDP的比重才2.75%。电影业的影响很大,但就产值而言,还比不上宠物产业,可见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很大。如果我们只能生产出电视机,而不能大量生产电视机播送的内容,那就不是一个有文化的国家。二、怎样建设一所有文化的大学教育和文化本身就具有同根性。大学既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和文化具有互动和双向的密切联系。大学具有政治、经济、民生、生态和文化等功能。要建设有文化的大学,首先要发挥好大学的文化功能,这些功能主要是:文化选择。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史所积累的知识不可胜数,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各类知识的洪流更让我们目不暇接,甚至感到无所适从。面对这一情况,大学必须发挥文化选择的功能,鉴别和选择适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优秀文化,把握正确的文化前进方向,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文化传承。通过人才培养,大学可以将古代文明的辉煌、现代文1明的精粹,内化为当代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审美追求、科学文化素养和工作能力,从而使优秀文化得以保留和传承。人的个体寿命是有限的,但教育使文化得以传承,人类不断进步。文化创新。科学研究是大学创新文化的主要途径。高校自由包容的学术环境、推陈出新的学术氛围、思维活跃的师生、专业的研究工具,孕育了形成新文化的各种元素。不同质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更是创新文化的重要机制,而高等教育常常处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冲突的中心,也更能借助其优越的条件和独特的地位在文化创新中发挥引领时代的作用。文化传播。大学是文化建设的高地,具有强烈的辐射效应。作为社会文化高地,高校校园文化为塑造价值体系、弘扬学术风尚发挥着示范导向作用。大学精神、校园文化等,本身就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引领着社会风尚的发展方向。大学师生良好的道德风尚、精神风貌、行为习惯、生活方式能够不断影响和辐射全社会,对推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文化交流。高等学校国际往来活动频繁,为各国文化的沟通和交流提供了便利的途径,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是促进各种文化交流、交融,推进世界文化发展,促进世界文明延伸的重要渠道。建设一所有文化的大学,必须有自己的文化精神,虽然各校表述不同,但作为一所优秀的大学,其核心是追求真理、服务人民。前者已为多数论者所认同,而后者也是应当强调的。服务人民,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