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实验的心得体会歇马小学:李妮善我校教科研工作,坚持以“积极稳妥地推进课题研究,切实提高教学效益”为主题,在“科研为先导”的主题下,加强学习与研究,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通过多种形式、多个层面的课题研究活动,帮助教师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优化学生学习策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课题研究是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途径。我校积极承担的“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实验课题,在实验中,课题组教师在理论、实践锻炼中提高了业务素质,实验班学生阅读水平和能力有明显提高。我们以课题牵动的研修过程,立足实际抓问题;立足问题抓课题;立足课题抓研究;立足研究抓设计;立足设计抓反思;立足整体抓指导。教师扎实地参与每一环节,做实全过程,将学习、实践贯彻始终。课题注重学校的发展我校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最有效的办法之一。从吸收新的教育知识这一角度说,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的“校本教研”,比其它研训活动有明显的优越性。我们大家都知道,人们获取新知识的主要途径有三种:一是实践,二是学习,三是创新。以课题研究为载体进行的“校本教研”的优越性,在于它能将三种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好地结合起来。由于这种教研活动,“是一种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它十分强调学习,而且是围绕课题有针对性地学习。在这个基础上,它还要根据学习的理论,并借鉴他人的已有经验设计出新的更为可行、更有实效的操作办法。设计新的操作办法,实质就是一种创造。同时,还要把新的操作办法运用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所以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的“校本教研”,能把实践、学习和创新三种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好地结合起来,因而它能使教师更有效地获取新的教育知识。从运用新教育知识来说,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的“校本教研”也有明显的优势。注重校本教研,促教师成长树立较强的教研教改意识。教师改变对科研的观念,进一步树立科研意识,成为一个研究者,积极主动参与教育科研。如果教师有被动性与守旧性,就没有自己的思考、实践、见解,科研工作就很难长期坚持下去,就很难提升自己的思维水平与研究能力。我珍惜这次研究机会,为自己的发展提供平台,为自己的提高创造极大可能。研究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是一个总结的过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参与了其中,始终会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收获,有所成就。最终会改变对科研的认识与态度,会产生浓厚的科研兴趣,使教育科研日益成为教师的内在要求与自觉行动。以研究的态度去从事教学工作,善于学习、研究、总结,打造自己的教学风格。树立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的意识。现今的教学中,面临着许多共同的问题,例如,学科教学中学生的动手能力问题、学科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问题、学科教学中作业开放性设计问题。通过教育科研,可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不仅追求教育内容的科学性,还追求客观规律,实现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的科学性,更加注重教学的实效性,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别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改的实验,抓住机会,研究新课改,抓住其中的关键点作为突破口,与新课程一起成长,有所作为,与时俱进,加强科研,实现教育创新,形成教学特色,从而实现创新教育与特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会学习”是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而“掌握学习策略已成为衡量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根本标志。”林崇德教授指出:“在学校里,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最有效的知识是自我控制的知识。”“要学会学习就有一个学习策略的问题。”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促进教师间的合作交流。我们所处的时代,不仅是竞争的时代,更是合作的时代,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把合作理念引进课题研究,是现代科研的需要,是教学的需要。有的科学家倡导的“火箭精神”,其核心就是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确立了一个课题,就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应有了共同的使命,这就需要教师间的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在一定程度讲,合作交流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