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工作总结和十三五发展规划20XX年工作安排(一)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的决策部署,紧扣思想大解放、项目大突破、镇村大变化总要求,以重大项目推进年为抓手,突出强工富农、财源培植、镇村统筹、民生保障、党建创新五大重点,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创先争优,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目标任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3亿元,增长10%;税收收入3600万元,增长16.1%,公共财政预算外收入201*万元,增长17.6%;工业开票销售收入6.24亿元,增长15.1%;完成招商引资2.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00万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227元,增长10%。(三)主要措施:(1)突出工业强镇,不断增强综合实力。一是推进重大项目。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矢志不渝抓招商,全力以赴引项目,与市重大项目推进年同频共振。一方面,优化重大项目突破路径。坚持重质并举,优化招商方式,加大工作力度,完善激励机制,推动重大项目招引实现新突破。另一方面,优化项目建设跟踪任务。进一步健全完善副镇级领导干部挂钩重大项目制度,大力推行零距离服务、零停留办公、零目标投拆工作机制,认真做好土地以及供电、供水、融资等服务保障工作,确保重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着力招引能源消耗低、投资强度大、税收贡献高的高新技术项目。二是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坚持把调结构、抓创新、促转型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盘大增量,盘优存量,推动产业、企业、产品转型升级,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壮大食品加工企业,走精深加工、品牌化、规模化的发展路子,做强并不断放大食品加工产业的特色优势。推动规模企业扩大增量促优化、改造存量促提升,鼓励引导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合资合作、嫁接改造等多种方式寻求合作。三是扎实推进园区建设。以集约化、特色化、创新化发展为取向,坚持规划引领,争取政策扶持,加大投入第1页共3页力度,在提高园区承载能力的同时,着力打造温室材料产业园,努力把园区建设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优质发展资源的集聚区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2)放大特色优势,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一是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年计划新增高效农业面积6000亩。二是培育放大产业亮点。依托我镇农产品资源和产业优势,加快发展生态河蟹、脱水蔬菜、绿色畜禽、各类林果等特色产业,实施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战略,进一步放大隆康生猪、康太奶牛、羽富菜鹅、水浒英豪大闸蟹、仙球葡萄等特色品牌效应。三是增强农业经济活力。大力发展农业转业合作、土地股份合作,积极发展劳务合作、供销合作、资金互助合作、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加快村级四有一责建设,加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力度,强化三资管理,积极探索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发展模式,努力增加村级资产性收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3)坚持镇村统筹,着力打造宜居环境。一是注重规划引领。充分发挥规划龙头引领作用,紧紧抓住s351改扩建工程、城北高新技术产业园和得胜湖综合开发三大机遇,继续实施东联西融战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加快融入主XX县区。二是打造宜居环境。以创建国家级生态镇为目标,继续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康居四大工程,努力把xx打造成环境优美、生活便捷、特色鲜明的新农村。三是坚持建管并重。坚持镇村统筹、镇园一体,一方面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另一方面,深入推进六位一体的长效管理机制,加强集镇管理和村庄环境整治,不断改善镇村面貌,着力提升对外形象。(4)着力改善民生,提升人民幸福指数。坚持把调结构、促转型与惠民生、促和谐有机结合起来,积极营造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一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巩固居民养老全覆盖成果,加强优扶救助,充分发挥镇慈善会的作用,积极开展安老、扶孤、助残、济困等各种慈善救助活动,推动慈善事业深入开展。坚持和完善机关干部一对一帮扶制度,倡导党员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二是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实施创业带动就业,大力推进就业富民工程。注重专业第2页共3页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积极动员农户积极参股,参与经营,享受分红。落实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