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网络成瘾原因及对策调查报告中学生网络成瘾原因及对策调查报告——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07级5班王纯璞一、网络成瘾定义与症状“网络成瘾综合症”(InternetAddictionDisorder,简称IAD),于1994年由纽约的一位精神医生Goldberg提出,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过度依赖而导致明显的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生理性受损的现象。美国心理学家KimberlyS.Young认为IAD与沉溺赌博、酗酒、吸毒等无异,导致的损害是多方面的:学业成绩下降、损害身体健康、夫妻关系障碍或离异、影响正常工作等。美国心理学会1997年正式认可“网络成瘾”研究,并专门讨论IAD的诊断标准。患上IAD的人对网络有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在使用网络过程中不能有效地控制时间,经常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上网,从中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使网络几乎成为现实社会的替代品,沉湎于网上的虚拟世界,“嗜网如命”而无法自拔,出现一些人格障碍,导致个体心理生理受损。其症状可发展为食欲不振、头昏眼花、情绪低落、精力难以集中等,严重的可导致神经紊乱,免疫功能降低,引发心血管疾病、抑郁症及眼睛方面的疾病等。二、中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当前,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十分严重,不仅影响了自身正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而且给学校、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危害。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显示,目前我国13-17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高达17.1%;同时,初中生(23.2%)、职高学生(20.5%)中网瘾的比例均达到20%以上;而高中生(10.1%)中的网瘾比例相对较低。如何引导网瘾中学生戒除网瘾,日益成为当今教育者深思的一个问题。三、中学生网络成瘾调查结果1)网络成瘾调查问卷:○1网龄有多长时间了?○2上网频率(每周上网时长)多少?○3上网地点在哪?○4上网活动内容(游戏,资讯,交友,影音,学习)是什么?○5家长支持度怎样?○6对学习的影响利大弊大?○7每次上网时长多少?○8有无对身体的影响(无,视力,体质,其他疾病)?○9自觉是否沉迷?○10能否有效控制自我上网?2)调查结果:这次调查对象是实习学校中高一年级的部分学生,共调查两个班级,总计84人。网龄0年1年以下1-2年3-4年5年以上人数01326378上网频率0小时2小时以下2-4小时4-6小时6小时以上人数022153116主要上网家里朋友家网吧地点人数67314主要上网活动内容游戏影音交友聊天资讯学习人数251926410家长支持度很反对稍有抵触不在乎合理控制完全支持人数133220118对学习的影响利与弊弊多于利利弊均衡利多于弊很难说清人数7251438每次上网时长少于1小时1-2小时2-3小时3小时以上人数448239对身无视力下体质一些体影响降变差疾病人数423660自觉是否沉迷没有沉迷有些沉迷完全沉迷说不清楚人数72408能否有效控制上网能不能说不清楚人数8022以上结果均是学生自主填写,感谢学生们热情的配合。四、中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分析从调查数据来看,中学生上网成瘾或者伪沉迷的人数已经占了13%~18%,其中甚至是有不少女生也沉迷其中。他们上网的目的就是娱乐,包括游戏,电影音乐,网络聊天等等,从而来麻痹自己。我认为可以从主观与客观两方面进行分析。1)主观上: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首先是自控能力欠缺,求知欲旺盛,他们对于外界的各种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相对传统媒介而言,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事物更能吸引他们的目光。他们在好奇心的促使下,抱着试一试、看一看的心理接触网络。但中学生正处于心理、行为上的变动期,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尚未定型,与成年人相比,其自制性和自律性较为逊色,因而他们一旦上网便难于抵制网络的诱惑,往往可能被网上光怪陆离且层出不穷的新游戏、新技术和新信息网住;其次,认知能力有限,中国青少年从小接受的是正面教育,在涉及国家命运和民族利益的大是大非问题上,他们辨别是非和自我控制能力还是很强的。但是虚拟网络毕竟充斥着大量“垃圾信息”和“虚假资讯”。对于身处社会边缘、分辨能力有限的中学生来说,面对网上新奇、刺激的信息极易受其诱惑。最后,是自我意识强烈,中学时期是人生中自我意识和叛逆心理最强烈的时期,中学生急于摆脱学校、教师、家庭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