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物理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尚贤中学2018年3月-2-目录1.中学物理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32.《中学物理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解读⋯⋯⋯⋯⋯⋯⋯⋯⋯⋯⋯243.敬畏中的智慧^⋯⋯⋯⋯⋯⋯⋯⋯⋯⋯⋯⋯⋯⋯⋯⋯⋯⋯⋯⋯⋯⋯33——初中物理学科德育实践汇报-3-中学物理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试行)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根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结合教学实际,制定本纲要。一、德育特点中学物理课程是一门建立在观察和实验基础上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它综合反映了人类在探索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等过程中的成果,其中不仅含有人类探索大自然的知识成果,而且展示了科学探索的艰辛历程,蕴含着探索者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闪耀着理性的光辉。物理课程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联系密切,所呈现的多彩的物质世界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领学生不断地探究大自然奥妙。通过对物理现象及规律的研究和学习,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关于物质、运动、相互作用、能量等物理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不盲从权威的求是精神。二、德育范畴中学物理学科德育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好奇心与探究欲、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科学伦理等四个方面。(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物理课程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其研究成果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学生通过对物理课程的学习,逐步树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念。(二)好奇心与探究欲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具有生动、鲜明的特点,在激发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其他方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通过一定强度和新奇性、探究性实验,有效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激-4-发其探究欲望;重视探究过程,使学生的好奇心逐渐转化为探究科学知识的持久兴趣,并引导到运用分析综合的思维活动去探究一般的规律、用物理的规律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三)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物理学的内容、研究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科学探究、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从经验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的科学探究的习惯,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性唯一标准的观念,从而形成并坚定坚持真理、求实创新、献身科学的信念。(四)科学伦理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科学活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树立尊重科学、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诚实劳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自觉养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三、实施建议德育范畴教学内容活动建议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通过观看天体运动、地质运动、微观粒子运动、电磁运动、生命运动等视频,利用互联网搜索与运动相关的信息,与同学交流自己对于物质世界运动多样性的认识,感受运动世界的神奇和“运动是绝对的”哲学观点。机械运动通过观察常见物体的运动实例,体会“参照物”“运动”“静止”等物理概念的内涵,领会科学方法。通过分析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的具体事例,树立辩证地看待事物的思想观点。摩擦力通过列举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少有害摩擦的方法,体会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应用所学知识为社会服务的意识。运动的概念、牛顿第一定律通过了解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牛顿等人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探究过程,以及近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等史实,结-5-德育范畴教学内容活动建议合运动概念的学习,建立科学的运动观。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的了解,认识自然界中运动的多样性特点。功能关系通过学习能量守恒以及能量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认识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逐步建立事物对立统一、相互联系和运动变化的辩证观点。压强通过收集并总结交流生活、生产、体育、军事以及动物世界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实例,树立关注自然和社会、乐于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意识。物体的浮沉条件通过办一期介绍有关三峡船闸、蛟龙号深海潜水器、辽宁号航空母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