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学业考试题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Cl:35.5Ag:108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矿石粉碎B.纸张燃烧C.酒精挥发D.冰雪融化2.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大理石B.蔗糖C.花生油D.面粉3.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A.单质B.分子C.原子D.元素4.夏季汽车轮胎容易发生爆炸,这是因为轮胎内的气体分子A.体积增大B.质量增大C.间隔增大D.个数增多5.美国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5月13日宣布,首次从辐照后低浓铀溶液中生产出钼-99。Na2MoO4是Mo元素的重要化合物,其中Mo元素的化合价是A.+4价B.+5价C.+6价D.+7价6.下列数据为常见水果的近似pH,其中呈碱性的是A.柿子pH≈8.5B.菠萝pH≈5.1C.苹果pH≈4.1D.杨梅pH≈2.57.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中,书写正确的是A.硝酸铜CuNO3B.氯化铁FeCl2C.氢氧化镁MgOHD.氧化铝Al2O38.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2.5)的多少不影响人体健康B.空气是混合物C.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D.氮气可以供给呼吸9.下列有关化学科学家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B.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C.拉瓦锡创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D.张青莲教授为测定相对原子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10.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A.使用节水型马桶B.生活污水任意排放C.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11.按右表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从左到右依次救增多B.第二周期的Li、Be和B均为金属元素C.Mg2+、H+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2和0D.Na+和Al3+的核外电子数相同12.下列与试管有关的操作或装置的图示正确的是A.干燥氨气B.测定某溶液的pHC.稀释浓硫酸D.滴管取液后防止液体流出13.蚂蚁会分泌一种信息素(C10H18O),下列关于该信息素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由碳、氢、氧元素组成②由多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③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0∶18∶1④一个信息素分子中含有29个原子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14.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铁钉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B.常温下金属均为固态C.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氢气D.合金的许多性能和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一样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洗涤剂能除去油污B.生铁属于有机合成材料C.活性炭可用于净水D.肥皂水能区分软水和硬水16.钛是航空、军工、电力等领域的重要原料。工业上用钛酸亚铁(FeTiO3)冶炼钛(Ti)的过程是:①2FeTiO3+6C+7Cl22TiCl4+2FeCl3+6CO②在氩气环境中,2Mg+TiCl4Ti+2MgCl2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反应②属于置换反应B.反应②中氯化物的总质量保持不变C.反应①、②中钛元素的化合价都改变D.反应②中,氩气只作为保护气并不参加反应17.下列试剂中,能把稀硫酸、KOH溶液、CaCl2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是A.KCl溶液B.K2CO3溶液C.稀盐酸D.NaNO3溶液18.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取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b=cB.恢复至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a>b=cC.恢复至t2℃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D.若继续降温至t1℃,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19.下列是分析放置在空气中的NaOH固体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序号实验目的实验方案①证明变质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②确定成分取少量固体,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株洲市2014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化学模拟试卷第1页﹙共6页﹚高温高温③测定纯度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稀盐酸,用排水法收集VmL气体④除去杂质取固体,加水溶解,滴加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20.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某同学依据实验事实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至b段对应溶液的pH逐渐减小B.b点对应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