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一些途径孙玉亮【摘要】: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如果掌握了这种艺术,就可以使物理课满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情绪。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要求辩证地处理知识与能力,教学与教育,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使学生在智力、能力、思想等方面都得到发,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之目的。【关键词】:物理教学、高效课堂、效率、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下面仅就课堂教学浅探一些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途径。一、激发求知欲望设计物理情景,激发学习兴趣。教学中,教师可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观察实验中发现与物理有关的现象和问题,以此来创设问题情境、习题情境、实验情境等,来激发学生学习情趣。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物理情景,才能使教学内容变美、变活,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之中,实现物理教学的情感转移,学生对物理学和物理教师的情感将会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这样才能产生出良好的艺术效果。指导“实验探索”,体会学习乐趣。物理知识的传授,它应是一个学生自己思考,亲自获得知识的探索过程,从这一意义上看,学习活动不仅是由认知和情感共同参与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再发现”或“重新发现”的过程。“实验探索”可以深化学习兴趣,这一过程,教师应处于主导地位,精心备课,设计好合理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学生应处在探索知识的主体地位上,教师应让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要克服传统教学中教师讲的过多,统的过死的弊端,使学生完全置身于物理的环境中学物理。二、展示物理科学美展示物理学美学特征。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大到天体,小到粒子,从实体到另一形态的场、光等都是物质的。物质又是运动的,如机械运动分子热运动、光波传播,实际上是不同形态的物质的不同运动形式,它们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自然界是合理的、简单的、有序的,因此,科学家们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往往以科学美作为追求的目标,通过他们的努力而形成的物理理论,在内容上、形式上是那么自然、简单、和谐,都放射出美的光辉。教师平时教学中应向学生展示物理知识美的一面,激发学生爱美的天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物理科学美的体验不光是视觉或听觉的,更多的是靠学生的心灵去体验,由学生的体验产生的美的感受而产生的愉悦程度与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关。教师在平常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审美特点,在物理教育全过程中尽可能创设美的氛围,注意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展现物理学本身的形式美,启发学生对物理知识和物理实验产生自己的定向自由感受,帮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萌发顿悟,以调动学生的审美思维,启发学生的审美联想,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使他们在科学探索中领会许多事物的本质与联系,感受到知难而进,答疑释惑,获得新知识的愉快,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三、促进学生发展促进学生积极思维。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使学校教育忽视了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采取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使教学处于教师“给”与学生“收”的单调局面,学生在学习物理中处于被动随从的地位,这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毫无裨益,要想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首先必须使学生的大脑积极主动地思维起来。由于初中生处在特定的年龄阶段,身心发育迅速但尚未完全成熟,好奇心比较强,对2知识有一种本能的渴求,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应多创设一些出奇不意、耐人寻味的情景问题,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可以通过设计实验情景、故事情景、习题情景、漫画情景等激发学生思维。这样,既达到了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又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培养了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独立的学习。所谓独立的学习,是指学生离开教师,甚至离开学校,步入社会后也能学习。在物理教学中,是引导学生独立地学习,还是“抱着”学生学习既是一个教育观念的问题,也是一个教学艺术的问题。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