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周围的空气1.对实验现象、过程的描述都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点燃发出黄光、放出热量B.铁粉在空气中加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C.浓硫酸敞口放置溶液的颜色、质量不变D.烧碱固体放入水中迅速溶解、溶液温度升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错误;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B错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在空气质量会变大,C错误;氢氧化钠固体溶解会放出热量,温度会升高,D正确。故选D。考点:常见实验现象2.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后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B.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C.集满O2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然后盖上玻璃片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气管【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要等气泡连续且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B错误;集满O2后将集气瓶要先盖上玻璃片再移出水槽,C错误;收集满氧气后要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目的是防止水倒流入试管中使试管炸裂,D错误。故选A。考点:氧气的制取操作3.(1分)可用于制霓虹灯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稀有气体在通电时会发出各种有色的光,可用于制霓虹灯。故选D考点: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4.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注射器内装有50mL水,导管中的空气可忽略),关于该实验有下列说法:①向烧杯中加水是为了提高烧杯内的温度;②白磷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白雾;③白磷的量不足,会使测定的结果偏大;④实验中可观察到,注射器的活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⑤若试管内净容积为50mL,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活塞停止在40mL附近.其中正确的是A.①④⑤B.①②③C.②③⑤D.③④⑤【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①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可以提高烧杯内的温度,正确;②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错误;③白磷量不足,试管内的氧气就不能被完全消耗掉,瓶内气压减少的就小,进入的水就小于五分之一,使测得的氧气含量偏小,错误;④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试管内的压强增大,则注射器的活塞向右移动;当冷却至室温时,瓶内气压减小,则注射器活塞又向左移动,正确;⑤红磷燃烧,消耗氧气,装置内的压强减小,而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即为50mL×1/5=10Ml;冷却至室温后,活塞停止在50mL-10mL=40mL,正确。故选A考点: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生石灰与水的反应。5.下列有关实验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打开浓盐酸的瓶塞时,瓶口冒白雾C.点燃棉纱线和羊毛线,都有烧焦羽毛的气味D.在空气中点燃镁条,发出耀眼的强光,生成黑色固体【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一氧化碳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B选项打开浓盐酸的瓶塞时,瓶口冒白雾是正确的描述;C选项点燃羊毛线,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因为羊毛是蛋白质类物质;D选项在空气中点燃镁条,发出耀眼的强光,生成白色固体;故答案选择B考点:实验现象的描述6.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无尘空气B.加碘食盐C.液态氧气D.武德合金【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A.无尘空气,只是没有其它杂质,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组成;B.加碘食盐由多种物质组成;C.液态氧气是一种物质,属于单质;D.武德合金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答案选择C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定7.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杂方法ACuCuO用足量稀盐酸溶解后过滤,并洗净和干燥所得固体BCaOCa(OH)2加入足量的稀盐酸CH2CO通入O2,点燃DO2H2O通过浓硫酸洗气【答案】AD【解析】试题分析:A用足量稀盐酸可以和氧化铜反应,溶解后过滤,并洗净和干燥所得固体铜;B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后二者都会反应所以不行;C通入O2,点燃后二者都会燃烧,所以不行;D通过浓硫酸,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来吸收水分,洗气。故选AD.考点:物质的除杂8.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