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书香浸润学生心田——浅谈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甘肃省兰州新区中川镇中心小学彭维红730311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都知道:大量而有效的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大量而有效的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积累,开拓学生视野,让学生在写作文时视角能更独特,有话说,有词用。除此之外,阅读好书,可以让学生在人格上受到先哲圣人的道德熏陶,对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有重要意义。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能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而且,我始终相信一句话:“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所以,在任教小学高年级语文时,我一直在思索怎样通过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来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众所周知,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但是也出现了明显的两级分化现象。有的学生已经读过中篇的名著如《汤姆索亚历险记》或通俗类的《马小跳》系列,以及像《儿童文学》《少年文艺》这样文学性与故事性俱强的杂志。但是也有很多学生一听到上阅读课,就会高兴地翻开《阿衰》(漫画)津津有味地看,也有拿出封面是《狂神》之类的恐怖悬疑小说自读自乐。而且很多家长也向我反映孩子“只看热闹不看门道”。通过观察我也发现,前者写的作文构思新奇,语言优美,想象丰富。后者写的作文没有重点详略,有流水账的感觉。我觉得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重视阅读指导刻不容缓。为此,我结合我校的主题学习实验活动以及自己在平时教学中所积累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尝试“用书香浸润学生心田”,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是这样做的:1、每学期开学初,我都要要求孩子每人准备一个读书笔记本,摘抄好词佳句及美文片段。针对高年级学生的特点,每学期我让学生每周完成500字左右的摘抄任务,其中400字左右是根据所学单元主题选择摘抄内容,另外100字左右是自选喜欢的文字。每周一检查,并进行“五星制”评选。每次组长最多可评2星,老师最多评3星。得五星者最优。每学期结束时,抽时间进行读书笔记展览,不仅让本班同学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还邀请其他班级的同学和老师也来观展,并要求同学们在自己喜欢的读书笔记上留言或与作者本人交流经验,以此来激发学生写读书笔记的积极性,并让那些优秀者获得极大地成就感和认同感,从而促使每一个同学在下学期对自己提高要求,写出更好的读书笔记。此举十分凑效,在新的学期里,还没等我布置,大多数学生早已准备好读书笔记本。2、指导学生选择好书来读。我经常利用班会、早读或是午读时间,安排学生向全班同学推荐好书。要求推荐者用2-3分钟时间,用自己的话说说所推荐书最吸引自己的地方,推荐时可以概括全书内容,也可以读其中一段经典文字,也可以谈谈自己的读后感受……总之,鼓励学生多样推荐,让学生爱上好书,按班级图书借阅量,每月评选“荐书小行家”3个,并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学生为了能被评为“荐书小行家”,首先自己会认真选书、读书,还会积极劝说同学阅读他所推荐的书目。在同学之间的互相影响下,漫画类、卡通类的书籍少人问津,具有一定文学性、审美性的书籍常常成为同学间交谈的重点。每次主题阅读时,我也向学生推荐精读文章1—2篇,泛读2篇,以此来指导学生用精读与泛读交替并用的方法,开拓视野。3、配合学校的“书香校园”活动,鼓励学生每人捐5本好书,并请家长在扉页写上读书寄语,营造浓浓的书香氛围。我还组织学生评选了十条“我最喜欢的读书寄语”。我班的张子诺的家长写的是“书香溢心田,润物细无声”,杨均达家长的“书是进步的阶梯”。这些话对孩子都是一种激励。收齐学生捐赠的书后,定期利用阅读课安排学生读自己喜欢的书,一段时间后,还要组织读书交流会,评出优秀读者给予表扬,其目的是做到以读促说,以读促写,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同时也领悟到阅读和写作的方法,可谓一举两得。4、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阅读的能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阅读的兴趣,不掌握好的阅读的方法还是不行的。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我还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