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稿)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十八大提出来的,归根结底是要科学解释、正确回答我们今后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要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指出,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过程。2006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战略任务,并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表明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显示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已经从理论、道路和制度层面升华到价值层面。200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联系起来,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并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基本内容的作用,强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2011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深化了对社会主1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并强调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201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大重申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第1页共15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并第一次明确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报告提出了“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新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最高抽象。十八届三中全会又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了重要阐述。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2014年的2月24号,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13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2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应对西方价值观冲击和挑战的需要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文化冲突越来越普遍。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我们同资本主义的较量,本质上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同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较量。确立第2页共15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有利于抵御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切实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国家出口,有三种层次,一种是产品,一种是标准和准则,一种是价值观和文化。有人说不出口价值观和文化的国家,不叫大国。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