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学年高中历史6-28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强化作业岳麓版必修3基础巩固1.“”建国后各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是()A“”.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C“”.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D“”.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教育,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教育【答案】B【解析】A项为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B项体现了文革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C项是1952“”年,是为了一五计划的;D项是1949年底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按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的文化教育政策。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里的壮举是指()A“”.袁隆平的超级杂交稻B.中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C.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成功D.中国基本普及高等教育【答案】B“”【解析】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观点,可以排除A、C两项;D项是现代中国也没有达到的,故选B项。3.下“”图希望工程宣传画说明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实行科教兴国的重要环节是加紧()A.扫盲工作B.普及义务教育C.加强中等教育D.发展高等教育【答案】B“”“【解析】与希望工程90”年代以来及图片中儿童相关的教育是义务教育。4“.×××,教授。1950年1月生,1968年中专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至黑龙江上山下乡。1978年3月考进厦门大学经济学系;1982年2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统计局工作,1985年进入江西财……经大学任教199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国际金融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该段个人履历反映了()A“”.教育大革命对该人的成才起了积极的作用B.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为该人人生的转折提供了机遇C.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对该人成为教授至关重要D.《义务教育法》保障了该人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为后来的深造打下了基础【答案】B“【解析】依据1978年3”月考进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可知B项符合史实。5.20世纪70年代,邓小平敏锐地认识到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自告奋勇抓教育,为此他采取的措施主要有()①领导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②恢复教学秩序和高考制度③“提出发展教育的211”工程④编写新教材,倡导尊师重教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D“【解析】211”工程是邓小平逝世后才提出来的。6.某人收藏有一本1958“”年编写的《扫盲识字课本》,上面有苦战十五天,摘掉文盲帽的口号,该口号实质上反映出()A“”.当时中国出现了大跃进倾向B.新中国教育的有效性大为提高C.到1958年我国基本上扫除了文盲D.党和政府始终重视教育的发展【答案】A“【解析】依据1958”年这一时间及口号的内容可知。7.1958年出生的李跃进一直与同龄人一样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他成为一名光荣的大学生最早可能会在()A.1976年B.1977年C.1978年D.1981年【答案】B【解析】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8.从1952年秋开始,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成都工学院,昆明工学院等学院,院校数量从201所减少到181所。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A.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B.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C.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D.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答案】D【解析】注意题目中要求回答的是调整的主要目的。首先要注意时间,到1952年秋,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就要完成,接下来就是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其次要注意新设的院校性质都是工科院校,很显然是服务于经济建设需要的。所以D项符合题意,A、B两项只是调整的内容,C项表述笼统空泛。9.下图是某人所持的一张高校赴校证,他能持有该证,可能得益于()A.国家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B.《义务教育法》保障了他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为后来的深造打下了基础C.三个面向的教育指导方针D.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影响【答案】D【解析】据图中的信息1957、1958年,并根据A、B、C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