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几道声学题的错因探析初学物理,概念不清,做题易错,是很常见的事。错了不要紧,要紧的是找到错误的原因,以为前车之鉴。一、以偏概全例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不一定大于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B.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C.声音在不同温度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不同,温度越高,声速越大D.计算打雷处距我们有多远时,要用空气中的声速乘以从看到闪电到听到雷声时间间隔的一半错解:A错解分析:选A的同学认为,固体传声的速度一定大于液体,液体传声的速度一定大于气体,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事实上是有例外的,如软木传声速度就比一般液体小得多。本题应选D。打雷时,雷声和闪电是同时产生的,闪电传播极快,若不计闪电传播时间,从我们看到闪电到听到雷声的时间间隔就是声音从打雷处传到人耳的一个单程时间,故不能用这个时间的一半来计算。二、审题不清例2.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喳”声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错解:D错解分析:这是审题不清所犯的错误,把选择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误以为选择能说明“液体可以产生声音”的事例。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小鸟的“唧喳”声、“哗哗”的流水声都是由空气传播的;只有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是说明空气、泥土、水都能传声,故应选C。三、人云亦云例3.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时,士兵枕着牛皮制成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地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最主要是因为()A.固体传声比空气快B.固体传声比空气好C.牛皮箭筒起了共鸣作用D.士兵睡在地上睡不着觉错解:A错解分析:这是一道不少教师和资料上都会搞错的题,难怪同学们人云亦云了。我们来算一笔账,若夜袭敌人距宿营地10km远(声音在空气中传播能量损失大,相距甚远,人耳是不可能听到通过空气传来的马蹄声的)。空气中声速为340m/s,土地中声速约3000m/s,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需,在土地中传播需。若两种介质传来的声音士兵都能听到,则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提前26.1s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对于士兵做好战斗准备是微不足道的。那么士兵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是因为固体传声不仅比空气快,而且比空气好,声能损失小。题中的“及早”应理解为:当士兵还听不到通过空气传来的马蹄声时,就已经听到了通过大地传来的马蹄声了。故应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