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3页)2017-2018学年上海新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第二节《奇妙的二氧化碳》基础题(pdf版有答案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1.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是我们倡导的生活方式,“低碳”指的是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D.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应禁止使用煤等燃料的燃烧2.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3.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制备、检验、收集和性质验证能达到目的是()A.B.C.D.4.下列有关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用途中,不正确的是()A.氧气用于食品防腐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D.氧气用于医疗抢救5.2016年4月22日,100多个国家签署《巴黎协定》,该协定要求各国制定出本国减少CO2气体排放目标,落实该目标主要是...为了减缓图中A、B、C、D的什么问题()第2页(共23页)A.温室效应B.酸雨C.臭氧层破坏D.引发疾病6.下列有关用途,不是CO2用途的是()A.用于灭火B.用于人工降雨C.用于急救病人D.用作温室肥料7.“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教科书循环使用B.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餐具C.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很低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8.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B.水→氧气+氢气C.镁+氧气→氧化镁D.氧化铜+氢气→铜+水9.为全球地表温度提高到目前适合人类居住的15℃做出突出贡献的是()A.温室效应B.白色污染C.酸雨腐蚀D.臭氧空洞10.“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A.提倡骑自行车、乘公交车出行B.优化建筑设计,减少空调使用C.为防止环境污染,生活垃圾就地焚烧D.少用一次性餐具、塑料袋11.能证明某无色无味气体是CO2的操作及现象是()选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第3页(共23页)项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木条燃烧更旺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木条复燃C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D将气体通入蒸馏水中有气泡逸出A.AB.BC.CD.D12.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A.水的吸收B.动植物的呼吸C.光合作用D.燃料的燃烧13.“低能耗”、“低废弃物”是低碳理念的重要内涵.不符合“低碳”理念的做法是()A.使用节能灯B.家庭电器长期处于待机状态C.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D.回收有机垃圾用于生产沼气14.遵义作为全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低碳生活”的理念正由城市加速向农村延伸,并逐步深入生活。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多乘公交车,少开私家车B.购物时使用环保布袋C.下班后经常不关电脑D.节假日少赠贺卡15.下列实验现象中,可以用来判断集气瓶里盛有CO2的是()A.集气瓶正立桌上,瓶中气体是无色的B.往集气瓶里倒入少量紫色石蕊试液,振荡,试液变成浅红色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里,火焰熄灭了D.往集气瓶里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了16.“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为了节约用纸,两面使用纸张B.养成随手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C.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很低第4页(共23页)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17.检验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A.用肉眼观察B.将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C.称量集气瓶的质量D.将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振荡18.实验室用下列各组物质制取气体中,不正确的是()A.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O2B.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C.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分解制取O2D.用大理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