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一:中国区域地理——长江流域地区☞考试目标要求☞全真考场1.(2010·吉林长春)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是()A.上游B.中游C.中下游D.上中游2.(2010·山东淄博)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29届夏季奥运会,2010年世界博览会将在上海举行。关于两座城市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北京是我国最大的城市B.上海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C.北京是我国的国际交往中心D.上海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3.(2009·江苏淮安)长江沿岸是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目前,从东向西已经形成了几大工业基地。其中是我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的是()A.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工业基地B.以武汉、长沙为中心的工业基地C.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工业基地D.以沪宁杭等城市为中心的工业基地4.(2009·福建晋江)长江沿江地带城市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是()A.长江源头B.重庆至宜昌C.中上游D.下游地区5.(2009·辽宁沈阳)长江沿江地带自西向东穿过的地形区为()①云贵高原②四川盆地③长江中下游平原A.①②③B.②①③C.②③①D.①③②6.(2009·山东威海)建国后,长江分别于1954年和1998年发生两次特大洪涝灾害,两次灾害比较严重,1998年汛期流量小于1954年,中游水位却高于1954年,主要原因是()①流域内降水集中,所有支流同时汇水②上游滥伐森林,中游泥沙淤积加剧③围湖造田,中游湖泊调蓄能力减弱④沿江工业发达,江水污染严重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7.(2009·湖南邵阳)有关反映长江沿江地带承东启西的纽带作用的叙述中,不恰当的是()区域主要内容要点说明长江流域地区长江流域的资源分布与开发;在图中掌握长江流域主要的铁矿、煤矿、有色金属矿产地及水电站的位置。长江流域经济(旅游、农业、工业)发展;知道长江流域的三大城市群;掌握长江流域主要工业基地及工业中心的分布;认识“鱼米之乡”农业及主要农产品;知道“T”形国家级产业发展轴长江流域环境治理知道三江源自然保护区A.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西部资源富集地区B.沟通东西部商贸的纽带C.东部沿海技术、信息向中西部传递、转移的通道D.通过众多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经济技术优势向南北转移、扩散8.(2008·湖南益阳)长江沿江地带的开发利用方式,正确的是()A.长江上游发展内河航运业B.长江中上游发展淡水养殖业C.长江中下游发展水电业D.长江沿线发展旅游业9.(2008·湖南株洲)长江沿江地带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是承东启西的纽带,分布在长江沿江地带重要的商业中心有()A.西安、郑州、武汉、南京B.上海、南京、武汉、重庆C.上海、郑州、武汉、南京D.成都、重庆、长沙、宜昌10.(2007·湖南常德)长江沿岸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地带,下列钢铁基地位于长江中游的是()A.攀枝花B.马鞍山C.重庆D.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