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实验中学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A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如图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对着干净玻璃片呼气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D.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二氧化碳2.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说法错误的是()A.液氮可用作制冷剂B.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C.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D.稀有气体用来制作电光源3.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火焰的颜色是()A.黄色B.淡蓝色C.蓝紫色D.砖红色4.集气瓶内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空气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熄灭,则该瓶气体不可能是()A.②或③B.①或②C.①或④D.③或④5.近年来空气污染严重,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发展太阳能,开发洁净能源B.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杜绝露天焚烧C.通过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D.大力发展地铁等公共交通6.(2015秋•萧县校级月考)下列物质中:①洁净的空气②食盐水③铁④液氧⑤白醋,属于混合物的是()A.①②③B.②④⑤C.③④⑤D.①②⑤7.生活中常见的变化没有氧气参加的是()A.动植物的呼吸作用B.电灯发光C.铁生锈D.煤炭燃烧8.下列实验对应描述不正确的是()序号实验内容操作或现象解释或结论A铁丝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火星四射,并有黑色固体生成黑色固体是碳粉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白烟是五氧化二磷C将一小勺糖放入20mL水中糖在水中很快“消失”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A.AB.BC.CD.D9.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同C.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改变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10.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锰是催化剂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只能加快反应速率C.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和性质不变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3分)11.把下列符合题意要求的物质填在横线上(填序号)A.二氧化碳B.氮气C.二氧化硫D.氧气E.高锰酸钾(1)可用于化学肥料的是.(2)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的物质.(3)有刺激性气味且对空气有污染的气体.(4)易溶于水且为暗紫色的固体.(5)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12.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该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弹簧夹打开后观察到的现象是;由此可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式约为.(2)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3)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通过该实验推出此气体(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缇娜“活泼”或“不活泼”).(4)若实验结束,集气瓶中水位上升不到预期位置,原因有哪些?、(答出两条)13.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如图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示意图,对该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1)仪器a的名称是;图③中木炭燃烧的现象是.(2)图④操作中是为了让验证木炭燃烧的产物,则烧杯中的物质是,观察到的现象是.(3)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4)若将木炭换成铁丝,则需把③图装置改变一下,改动的方法是,其作用是.14.如图所示装置均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下如所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标有a、b的仪器名称分别是:ab.(2)写出用装置B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B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为(填字母,下同)该收集装置为;选择该收集装置的依据是;从实验操作程序看,首先要,再装入药品进行实验,该反应的文字表式.(4)装置A中反应剧烈,据此提供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A.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B.用体积小的锥形瓶C.加热反应物(5)实验室用电石和水制取气体乙炔,乙炔是一种极难溶于水的气体,可以用F装置收集,则气体应该从端通入(填“a”或“b”).15.甲同学误把氧化粉末当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