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考试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分数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14Ca:40Cu:64Mg:24C1:35.5Fe:56一.选择题:(请将答案直接填写在下表中,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3.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牌——“金镶玉”含有多种玉石,其中有一种是化学成分为Ca2Mg5Si8O22(OH)2的透闪石,该化学式中Si的化合价为A-2B-4C+2D+44.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①甲烷用作燃料②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③氧气用于炼钢④干冰用作制冷剂⑤焦炭用于炼铁A.①②③B.①③⑤C.③④⑤D.①④⑤5.我国卫生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其中碘以两种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利用厨房中的食醋、淀粉等可鉴定食盐中是否含碘,其反应原理为:5X+KIO3+6CH3COOH==6CH3COOK+3H2O+3I2,试推测X的化学式是A.K2OB.KIC.KOHD.KIO6.小明知道二氧化碳可溶于水,仍然采用排水法收集,而不用排空气法,其主要理由是A.排水法比较方便B.排水法可收集到较纯的二氧化碳气体C.排水法收集气体较多D.排空气法装置太复杂7.下列关于数字含义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Zn2+中的“2”表示锌原子得到2个正电B.H2O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元素C.2NO中的“2”表示2个一氧化氮分子D.2+A3l2O3中化学式上方的“+3”表示2个铝的化合价为+3价8.在化学反应A+2B=3C+D中,6gA恰好与8gB完全反应,有9gD生成。若要生成15gC,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题号12345678910答案学校——————班级——————姓名——————考号——————A.8gB.24gC.12gD.16g9.能正确表示化学方程式2H2+O2点燃2H2O意义的是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B.氢分子和氧原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分子C.2份质量的氢气和1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份质量的水D.氢元素和氧元素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元素10.4.6g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A.该物质—定含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B.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C.该物质只含碳元素和氢元素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l∶2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1.用适当的化学用语表示:(1)氮原子;(2)2个氢氧根离子;(4)氧化铁中铁元素化合价为+3价;(5)2个氧分子;12.下列物质:①液氧②二氧化碳③澄清石灰水④矿泉水⑤空气⑥生铁⑦氧化铜⑧红磷⑨铜⑩过氧化氢。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13.下图中的①、②分别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分别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1)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X=;(3)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填序号);(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填序号);14.请结合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上述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b。(2)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该反应原理,可选择图中(填标号,下同)与组装一套制取氧气的装置。三.简答题(每空1分,共12分)。15.回答:①15mL酒精与15mL水混合后的体积(“大于”或“小于”或“等于”)30mL,这是因为,该变化(“能”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理由是。②将6g碳在18g氧气中燃烧,完全反应后得到的二氧化碳质量(“大于”或“小于”或“等于”)24g,这是因为。16小新和小明同学用镁带燃烧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①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②小新认为:镁带完全燃烧后,剩余固体质量要比参加反应的镁带质量大,理由是;③而小明认为:镁带完全燃烧后,剩余固体质量要比参加反应的镁带质量小,理由是;④小新查阅资料知:镁不仅能在氧气中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于是他将点燃的镁条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瓶壁有黑色物质生成,请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