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2017年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三)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1.(3分)C(偷换概念。将原文的“调整”偷换为“审议”。)2.(3分)B(张冠李戴。原文有“一般认为”,可见不是“人们认为”。)3.(3分)C(曲解文意。“由……三个环节组成”不等于“经历了……三个阶段”。另外,是“古代的德治与法治”构筑起“德法合治”的完备体系,而不是“我国法律”构筑起“德法合治”的完备体系。)(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4.(4分)B、D,选三项或三项以上不得分。(B.夸大程度。夸大了小说中阿龙的作用,“没有他,故事无法发展”过于绝对。D.混淆虚实。这些内容都出现在我的梦境中,不能把“梦境”当成现实。)5.(4分)①(内容)写出了蜈蚣岛曾经的特点:景象神奇,人丁兴旺。②(情节)与下文蜈蚣岛成为荒岛形成对比,使行文有波澜,故事有起伏。③(结构)与阿优婆介绍“海里全是宝”在结构上相呼应,可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④(主题)有利于突出主题,让人深思曾经的古渔村在飞速变化的时代大潮中如何走向未来。(写出一点给1分,写出三点给满分。)6.(6分)①(手法与内容)这句话通过人物的神态描写与语言描写,写出了阿优婆坐上越野车心情的兴奋与舒适的体验。②(人物)丰富了人物的形象特点,刻画了阿优婆的另一面:内心深处对自己感兴趣的新事物很好奇,愿意接受。面对必然的变化,虽然她对新事物、对外部世界有抵触但她已开始面对和接受新事物了。③(主题)以此结尾,让人想到像阿优婆这样的老人都能开始体验和接受这变化的世界,看来坦然面对和接受新变化是新时代人应有的态度,同时,也让人深思曾经的古渔村在飞速变化的时代大潮中如何走向未来,深化了主题。(写出一点得3分,写出两点即可。)(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7.(3分)C(A.主观臆测。对阮仪三参加海军的分析于文无据。B.张冠李戴。参看原文第三段即可知。D.曲解文意。由原文“阮仪三并不是完全反对新建”可知。)8.(3分)A(扩大范围。“都”字过于绝对化了。)9.(6分)①通过保护,让每个古城都保留自己的特色,让具有极高价值的古城保持风貌完整。(得分点为“保留古城特色,保持古城完整”)②保护古城,既保护了整体风貌,又传承了文化(或可以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让历史可以读取每一个年代的痕迹(或保留一个国家一种不可再生的记忆活体)。(得分点为“传承了文化,留下了历史”。)③修旧如故,以存其真,国人才能记得住历史,留得住乡愁。(得分点为“留得住乡愁”。)(写出一点得2分,写出三点得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10.(3分)C(原文标点为:干因留客邸,卧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而熹始归。干自见熹,夜不设榻,不解带,少倦则微坐,一倚或至达曙。)11.(3分)A(对“谨庠序之教”中的“庠序”解释错误,其实这句的“庠序”仍是“学校”的意思。)12.(3分)B(倒置错位。从原文第三段可知“岁旱,劝粜捕蝗极其力”是黄干在临川时的政绩,而不是他任“新淦知县时”发生的事。)13.(1)(5分)有个老婆婆有一百岁了,两个儿子用轿子抬着她,几位孙子(在后面)跟随她,到府衙表达感谢。黄干以礼相待(或用礼仪接待他们),命备好酒肉(招待他们)。(“舆”、“致谢”、“礼”、“具”各1分,句意1分。)(2)(5分)接着大雨下了一个多月,巨大的洪水突然(或骤然)到来,但安庆城却安然屹立没有忧患。百姓都感激黄干。(“霖潦”、“暴”、“无虞”、“德”各1分,句意1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14.(5分)A(3分)、B(2分),选三项或三项以上不得分。(A.这首诗怨伤情绪是很浓重的,但在表现的方式上,却采用了缓和的口气,因此风格是“温柔敦厚”、“哀而不伤”的。B.第九句、第十句运用的是自问自答的设问。)15.(6分)翡翠鸟的特点:①筑巢神树,羽毛华美(外形美丽)。②品行高洁,不同流俗。③雌雄双飞,自由自在。(写出一点得一分,共3分。)情感:表达了诗人被迫为武氏把持的朝廷效力(因被武则天赏识而丧失了在政治上抉择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