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化学研究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提示: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熟悉和掌握教材上讲过的内容和知识。答案: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实验2.提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理论的是()A.门捷列夫B.道尔顿C.拉瓦锡D.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思路解析:门捷列夫提出的是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道尔顿是原子学说的奠基人;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的组成;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概念和原子、分子的区别。该题的题干是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故选D。答案:D3.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提示:本题考查学生对阅读教材、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把握能力和记忆能力。答案: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能表现出来4.物理性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答案: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通常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提示: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答案:有其他物质生成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2化学变化还伴随着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这种变化通常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思路解析:理解化学变化要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以及能量变化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现象。答案:能量吸热放热发光3.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都是____________(颜色)______________(气味)_________________的体(状态)。将一根木条在空气中点燃,伸入氧气瓶中,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将一根木条在空气中点燃,伸入二氧化碳瓶中,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思路解析:氧气和二氧化碳是重要的、常见的物质,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它们的性质是学好化学的基础。答案:无色无味气木条燃烧更剧烈燃烧木条熄灭4.下列成就不属于化学学科的研究领域的是()A.研究生命的起源、进化B.合成新药物C.超导体材料的研制D.开发氢能源思路解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物质。化学不仅要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还要根据需要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B、C、D均属于新物质、新材料的开发和研制,体现了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研究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A是属于生物学研究的范畴,因此应选择A。答案:A快乐时光毕业典礼毕业典礼上,校长宣布全年级第一名的同学上台领奖,可是连续叫了好几声之后,那位学生才慢慢地走上台。后来,老师问那位学生说:“怎么了?是不是生病了?还是刚才没听清楚?”学生答:“不是的,我是怕其他同学没听清楚。”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1)石蜡是______________色______________状态,密度_____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水。用指甲在蜡烛表面划过,会______________,说明石蜡的硬度______________(硬、软、较硬)(2)蜡烛燃烧的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共三层,其中________温度最高,________温度最低。(3)描述蜡烛燃烧时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将干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内壁有________,这说明蜡烛燃烧后有________生成;片刻,取下烧杯,向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蜡烛燃烧后还有________________气体生成。思路解析:本题考查蜡烛燃烧的现象、产物和蜡烛火焰的组成和结构。答案:(1)乳白固体小于留下深深的痕迹软(2)焰心内焰外焰外焰焰心(3)蜡烛点燃后,发出明亮的火焰,焰心火焰暗淡,底部呈淡蓝色;内焰火焰明亮略呈圆锥形;外焰火焰明亮但不耀眼。顶部石蜡受热熔化,一段时间后有熔化的石蜡沿蜡烛流下(4)水珠水蒸气有白色沉淀产生二氧化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