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和财富:打造互联网金融“粉丝文化”提升企业软实力随着央行等十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互联网金融的“基本法”终于浮出了水面,意味着互联网金融进入了规范发展的阶段,这无疑是为迅猛发展的互联网金融再添新动力。与此同时,一些具有前瞻性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在不断规范自身运营模式的同时,积极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日前,知名财富管理品牌信和财富的线上平台信和大金融在互联网金融与粉丝团融合方面做出了尝试,迈出互联网金融“粉丝化”步伐,近期召开“和粉大咖,有大不同”为主题的首届粉丝见面会。见面会上,信和大金融十分注重与粉丝的互动,通过一些有趣的小游戏增进了与粉丝的感情。同时,粉丝团体也增加了对信和大金融的了解,品牌忠诚度明显提升。信和大金融总监张申指出要通过互联网金融“粉丝化”的方式建立平台与投资者常规的沟通渠道,使沟通常态化、高效化。推广粉丝团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内尚属首次。互联网金融与粉丝团体属于理性与感性的两个极端,换言之,二者具有极强的互补性。商业“粉丝团体”是客户对商家形象、产品等认同感的集群化表现。信和大金融希望通过互联网金融“粉丝化”的方式达到行业、平台、粉丝的多方共赢,不仅可以使更多的人享受到互联网金融带来的红利、而且可以提升平台注册量、推动行业更快发展。信和大金融品牌部负责人在谈到互联网金融“粉丝化”时说,互联网金融时代,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与传统的投资行为有很大的区别,除了需要更丰富的选择之外,投资者了解资金动态的需求会更强烈,表现为投资者需要更深层次地了解平台后才愿意产生投资行为。让粉丝参与品牌活动,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沟通方式,更有助于提升其对品牌的忠诚度。互联网金融公开、透明的互联网属性决定了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与投资者需要更加全面的沟通了解,也就是说投资者需要更多的参与感,而参与感正是构成一个品牌粉丝团体最核心的价值。小米首席执行官雷军曾经说过:“在一定程度上,小米贩卖的不是手机,而是参与感”。正是因为“为发烧而生”的参与感,小米一年卖出1870万台手机。营销专家、品牌中国联盟副秘书长李光斗坦言:“谁掌握了粉丝,谁就找到了致富的金矿”。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来说,谁能够拥有大体量的粉丝团体,谁就可以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金融行业中站稳脚跟。衡量一个平台好坏与否,除了其自身的硬件设施是否过硬之外,口碑也是投资者选择平台的重要依据。口碑不好,再多的广告投放量、再高的获客成本也是白搭。而拥有了众多的粉丝,就意味着拥有了更多口口相传、正面传播的渠道。信和大金融品牌部负责人说:“互联网不是单向传播,而是双向互动,参与和体验才是互联互通的本质。举办粉丝见面会只是第一步,后期还会有一系列规模越来越大的粉丝活动。我们不仅要把互联网金融踏踏实实做好,还要通过粉丝团体口口宣传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互联网金融,投身互联网金融,享受到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无与伦比的便捷性和精彩纷呈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