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议论文、演讲稿)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梁启超也是一位著名学者。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于70多年前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学生所作的演讲,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启蒙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1、检查预习:生字词积累旁骛()解剖()亵渎()强聒()骈进()佝偻()教诲()禅师()容赦()承蜩()根据句意说出相应的词语:A: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B: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C: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D:道理极容易明白()E:唠唠叨叨说个没完()F:语言和行为相照应()wùpōuxièdúguōpiángōulóuhuìchánshètiáo敬业乐群断章取义不二法门理至易明强聒不舍言行相顾2、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2)课文中多处引用《论语》《礼记》《老子》《庄子》等古代典籍的论述。逐一用横线划出这些论述,结合注释理解其意思。(1)圈点勾画,找出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有关敬业与乐业的观点、看法的语句。1、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礼记》:敬业乐群《老子》:安其居,乐其业2、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1、有业;2、敬业;3、乐业。3、你认为这几个问题的关系怎样?有业是前提;敬业是基础;乐业才是最高境界。敬业与乐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2—8)(9)揭示全文论述的中心—敬业与乐业论述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总结全文,勉励人敬业乐业总分总4、依据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划分文章结构。一、作者是怎样分析“有业之必要”的?举了哪些例子?用百丈禅师做事实论据先谈有业的原因:有业是敬业的基础无业的害处用孔子的话做理论论据反面论证有业的重要正面论证正面:人人都要有正当的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工作。反面:没有职业的懒人,是社会上的蛀米虫,是掠夺別人勤劳成果的盗贼。结论:正反(有业、无业)道理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主一无适便是敬。--朱熹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孔子什么是敬业?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二、作者是怎样论述“敬业”的必要性的?运用了哪些论据?采用怎样的论证方法?(1)什么叫敬业?(2)为什么要敬业?(3)怎样才能做到敬业?67引用做论据。朱子的话道理列举作论据。两个地位悬殊的职业事实(当大总统、当车夫)引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论据。列举作论据。佝偻丈人承蜩、木匠、政治家、挑粪工、军人事实曾文正、庄子、孔子的名言道理反面论证:不敬业的恶果从学理方面来说,便是亵渎了职业的神圣。从事理方面来说,一定把事情做糟,结果害了自己。结论: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1、阐述人生苦乐缘由正面说理论证2、两种人生表现无业游民,日子难过厌恶本业,逃脱不得反面举例论证强调要“乐业”的原因:“乐业”才是人生更高的境界和价值。3、怎样“乐业”从四个方面阐述论证了“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道理。(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在于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三、作者是怎样论述“乐业”的?奋斗前去省却烦闷身入其中比较骈进结论:以孔子的话作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道理论据)「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道理论据)结尾引用孔子的名言,目的是什么?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有业有业敬业敬业乐业乐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孔子百丈禅师(举例论证或摆事实)1什么叫敬业2为什么该敬业3怎样敬业(道理论证或讲道理)四个理由四个理由敬业与乐业责任心乐趣《礼记》:敬业乐群《老子》:安其居,乐其业《论语》: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朱子:主一无适便是敬《庄子》:佝偻丈人的故事课文多处引用古代典籍的论述,想想它们的意思和作用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