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背景•1856~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控制北京城,焚掠圆明园,中国遭受空前劫难。本文是1861年11月25日,圆明园被焚毁后一年后,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回信。•雨果:1802~1885年,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本文是1861年11月25日,圆明园被焚毁后一年后,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回信。••课文及注释约1400字,3分钟内读完(根据中学生速读标准500字/分钟而定)••字词考查拼音考查赃()物箱箧()制裁()惊骇()晨曦()瞥()见劫()掠恍()若眼花缭()乱给()予()琉()璃()珐()琅()词语考查荡然无存不可名状赃物箱箧制裁•1、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来看,雨果的立场和态度是怎样的?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雨果作为一个法国人,对待这件事他立场坚定,态度鲜明,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和毁灭世界的奇迹的罪行,同情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雨果: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的情绪、胸怀博大•2、雨果通过什么语言来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请从文中找出一些。使用这种语言有什么作用?通过反语来谴责,如“更彻底”“更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全部赞誉”。使用反语的作用是讽刺,作者对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进行辛辣的讽刺并表达强烈的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