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科化学年级九年级教学形式实验探究教师张业臣单位延津县初级中学课题名称课题3制取氧气(第一课时)学情分析分析要点: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学生在学过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以后,再学习氧气的制取,既突出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化学学习中的应用,也降低了这一节课在实验操作上的难点。制取氧气是初中化学学习的第一种气体,为今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打基础。催化剂的概念可能是难点。教学目标分析要点: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1、了解分解反应,催化剂的概念2、知道实验室可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了解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及原理3、知道工业上大量制取氧气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思考分析,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2、阅读资料,了解工业上如何大量制取氧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通过学生亲手制取氧气,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氧气具有许多用途,那我们如何制取氧气呢?[讲解]实验室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提问]怎样验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演示]38页探究1、不加热过氧化氢溶液2、加热过氧化氢溶液3、不加热,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观察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板书]过氧化氢水+氧气[演示]实验在上面实验的3中结束后在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倾听知道、记忆回答观察现象并做解释木条不复燃,无氧气生成木条复燃,有氧气生成木条复燃,说明室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二氧化锰能分解生成氧气掌握、记忆、反应观察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理解!思考是否可用其他物质代替二氧化锰作为过氧化引入新课知识回顾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观察MnO2—→[讲解]催化剂的概念[强调]反应速率改变,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氢分解的催化剂,阅读课本P40资料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讲解]催化剂的作用[讲解]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提问]上述两个反应与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讲解]分解反应化学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练习]在下列反应中A、H2O→H2+O2B、CO2+H2O→H2CO3C、CH4+O2→CO2+H2O属于分解反应的有属于化合反应的有属于氧化反应的有[小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过氧化氢→水+氧气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提问]工业上需要的大量氧气是如何制取的?[小结]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物理变化)记忆、掌握讨论、思考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完成练习理解、记忆阅读、课本P40资料巩固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巩固知识加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课题3制取氧气一、实验室制取氧气过氧化氢水+氧气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催化剂二、分解反应三、工业制氧气作业或预习[布置作业]课本P411、2、4MnO2——→加热—→自我评价本节课在实验的引导下步步展开,学生学得有兴趣。反馈和作业完成得都不错。催化剂的概念是难点,我用来媒婆说媒做比喻,效果不错。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评议一单位:姓名: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