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数学来源用生活、应用于生活(关于六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折扣一节的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7页例4及做一做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教材根据情境提出问题,使学生感受知识在生活中的用处。学情分析: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使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去分析观察,去思考总结。从而提炼出解题的方法。教学目标:1.感知打折在生活中的应用,理解打折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使学生懂得商业折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相同,并能正确答这些应用题。3.能在问题的解决中意识到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必要性及重复性。重点难点:将折扣的问题在生活中应用。教具学具课前搜集的一些有关折扣的信息、投影仪、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元旦”即将来临,同学们开心吗?师:不但同学们开心,许多商家也很高兴,他们都会看准这一机会来搞促销活动。课前我让大家去了解一些商家的促销手段,有谁来向大家介绍你了解的信息?(全班学生交流,并汇报)师:刚才很多同学都说到"打折"一词,“打折”就是降价出售商品,这是商家的一种促销手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折扣”方面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折扣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让学生充分了解“折扣”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二.情境引入,学习新知1.(投影仪出示)好消息:百佳超市庆祝元旦,特搞促销活动,凡在12月25至1月5日在本超市购买商品,电器九折,服装八五折,其他商品八折。师:读了这则消息,你有什么想法?你是怎样理解“九折、八五折、八折的”?师:读了这则消息你有没有心动呢?小明的爸爸妈妈看到了这则消息可高兴了,他们各自挑选了自己需要的商品,小明为自己挑选了一辆自行车(原价180元),爸爸为家里挑选了一台DVD(原价1200元),妈妈为自己精心挑选了一套漂亮的衣服(原价660元)。请你当一回售货员,帮他们算一算每样商品各付多少钱?2.学生尝试练习。(如有困难,可以小组讨论,或请教教师)3.讨论解题思路。师:我们以小明的自行车为例,你是怎样理解的?它是把什么数看作单位“1”,求现在售价是多少元就是求什么呢?分析:“八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80%,也就是求180元的80%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板书:180×80%=144(元)师:你能用刚才的解题方法算一下小明爸爸买的DVD付多少钱?妈妈付多少钱?生1:打九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90%,也就是求1200的90%是多少?板书:爸爸1200×90%=1080(元)生2:打八五折,就是按原价的85%出售,也就是求660的85%是多少?板书:妈妈的衣服660×85%=561(元)4.师: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事例吗?请大家帮你算一下。(学生举例,集体回答)小结:商品打几折,其实就是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十。设计意图:教师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课堂作为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学生便能迅速的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掌握学习主动权,身临其境的去观察,去分析,去思考,并在理解折扣意义的基础上,提炼出解题思路和方法。三.联系实际、巩固新知。1.师:这样的“好消息”实在太多了,只要我们逛超市时,留心观察,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老师摘录的几条:(用投影仪出示)(1)家具一律打八折(2)全场服装一律七折(3)黄金饰品五折起(4)惊爆价“皮鞋七折,有会员卡再享受折上折---九五折”。设计意图:再次引入商场上的相关术语,并有进一步发展,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自己解决了生活中的折扣问题,增强了学习的成就感。师:看了商家这些消息,你明白它们的意思吗?请解释一下。(学生理解上面分率,并用课件显示,补充条件解答)2.分析解答:(1)家具一律打八折(补充:一套沙发标价8500元,现在售价多少元?)(2)黄金饰品五折起("五折起“表示其中有些商品现价是原价的50%,有些则是在50%以上,五折是最低折扣)(3)折上折--九五折(表示在享受70%的折扣后,新价钱再享受95%的折扣。补充,如果有一位持有会员卡的顾客在商场买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