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抓住“狂”字,体会词人情感。•3、背诵并会默写全诗。了解作者,明晰背景•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政治上,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在朝中受到排挤打击,因而请求出任地方官,先是通判杭州,三年后又移知密州。仕途坎坷,饱尝艰辛。但他生性豁达乐观,到密州上任的第二年.当时,密州蝗旱相连,而西北方的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边境.作为爱国心切、一贯主张抗敌御侮的苏轼,年届“不惑而雄心勃勃”,他在这年十月中,与同僚猎于铁沟、黄茅冈,作此词.生字注音,扫清障碍•聊发擎•貂裘平岗•酣鬓hānbìnliáofāqínggāngdiāoqiú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彫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岗。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样信任我)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这首词的上下阙各写了什么内容?上阕描写了出猎场面。下阙抒发了作者的雄心壮志。通篇围绕哪个词来写?狂•诗歌中使用典故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首词运用了几个典故?(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借助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①亲射虎,看孙郎•②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拿着符节。符,本意是指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调兵将用的凭证,双方各执一半,以验真假。节,以竹为竿,上缀以旄[máo]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即凭证)③西北望,射天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词也是这样,那么在这首词中,在你的脑海里还呈现出哪些画面呢?请以这样的格式来进行•我从————中,看到了————人物形象:•苏轼:渴望重用杀敌报国豪放词人乐观豁达回顾苏轼的作品,哪些句子体现出苏轼的乐观豁达呢•《明月几时有》•《记承天寺夜游》小结:•同学们,文字可以有限,但精神是无限的。无论苏轼还是辛弃疾,读着他们的文章,感受他们的品格、乐观豁达的气度,在我们遭遇挫折时我们会想到他们,使他们激励着我们度过人生的沟沟坎坎,让我们向他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