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描写指导》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名称《细节描写指导》——精读文本细节,借鉴方法写作执教者秦宗艳课时1所属教材目录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二单元《背影》《台阶》教材分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背影》《台阶》都是描写父亲的文章,通过截取人物状态中最鲜明、最动人的细节,刻画了伟大的父亲的形象。这些细节是读写结合的载体,是学习、积累语言文字的最好例子。我觉得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挖掘其中的资源,学习作者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的经验,使学生的积累不断丰富,方法不断完善,从而找到一条从读学写,读写结合,以写促读的作文教学的道路,在情感上,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悟至亲的父爱,在方法上,引导学生领会到“我手写我心”的习作真谛,学会运用生活化的典型细节来表现细腻的至爱亲情,达到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目的。学情分析记叙文的写作是初中阶段学生训练的重点,学生写的不生动、不感人,是普遍现象,因为他们大多没有养成观察的习惯,没能留心生活,发现生活中细节之美。还有孩子们往往忽略父亲对他们的关爱,只会写母爱的作文,针对以上情况,结合第二单元文本特点,我安排了这节读写结合的作文引导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学习细节描写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精读文本,体会作者情感;学会多角度观察生活,提取素材;学会相互点评作文,交流亲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发现父爱,理解父爱,学会感恩。教学重难点重点精读赏析《背影》《台阶》中有关父亲的细节描写难点开发利用文本资源,学会运用生活化的典型细节和瞬间的特写镜头,来表现细腻的父爱。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1、补充拓展教材:“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课程标准中重视教授学生学习方法,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结合文本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写真情实感,成为学生作文训练的主要内容。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我设计了人物细节描写作文指导课,这节课起到一个纽带的作用,可以把学生的文本阅读和写作练笔结合起来。2、加工重组教材:新课标教材中是以主题作为标准进行单元划分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把教材进行了筛选,把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以“爱”为主题描写父亲的文章组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文本里寻找父亲的细节描写。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的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歌曲导入——调动情感,畅言亲情。(5分钟)【多媒体播放】《父亲》歌曲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每次离开,总是装做轻松的样子微笑着说,回去吧,转身泪湿眼底多想和从前一样,牵你温暖手掌,可是你不在我身旁……二、教学新授——回顾文本,赏读细节。(20分钟)1、精读《背影》中片段【多媒体展示】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再爬上那边月台,就教师:父亲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给了我们生命,抚养我们长大,教会我们做人,这一切,都渗透着父亲那份浓浓的爱。但父爱又是悄无声息的,最容易被人忽略,今天,让我们伴随着歌声,一同走进父亲,去感受那深沉的爱。《父亲》这首歌唱出了很多人的心声,不知歌声中唤起了你怎样的回忆?说说生活中父亲感动你的事。1、大家说的很好,父爱真的很感人,但父爱不像母爱那样细腻,他需要你用心去感受,或许你的父亲学生自由发言,说说和父亲之间难忘的事情。以《父亲》歌曲调动学生情感,让学生交流和父亲之间难忘的事情,为后文的细节描写练习做铺垫。赏读经典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并不善于表达,但他却把爱体现在他的行动中,今天,让我们再来走进朱自清的《背影》,看看作者是如何用文字来表述的?(结组讨论)2、教师启发学生外貌描写有何作用?3、再来看动作描写,先找出爬月台时的动作,再找同学到前边来示范一下,我们就把一米多高的讲台当做铁道的月台,体会一下当时父亲的动作。(找一个体态稍胖的同学)学生觉得好笑,老师追问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