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重庆、四川学习旅游业发展先进经验考察报告湄潭是一个地底资源匮乏、地表资源丰富的农业大县,以天下第一壶、十里桃花江、万亩茶海、核桃坝茶叶专业村、浙大西迁陈列馆、红九军团司令部旧址、百面水天生桥为代表的各种资源在旅游发展中逐步显露出独有的魅力和特色。近十余年来,全县在产业发展、交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为我县旅游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条件。为此,在四川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为我县量身定做的《xx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十分清楚地指出,以中国茶海文化、浙大西迁文化、清新自然乡村山水环境为核心的旅游资源组合是湄潭的显著特色,以追求绿色健康环境、身心回归感受、特色文化体验为主导的乡村休闲度假旅游趋势是市场的需求,因此,湄潭旅游发展特色主线就应该定位在“中国茶海”特色文化乡村休闲度假,湄潭旅游将成为人文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典范。随着未来“杭瑞高速”和“黔北高速铁路”的开通,新舟机场的通航,xx市XX县区的东扩,沿江渡库区码头的建立,湄潭的区位优势将大幅度提升,对我县的旅游业尤其是乡村旅游发展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牢牢抓住有利机会,学习外地旅游发展的先进经验,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展现自身特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就是摆在旅游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通过这次考察学习,对我县的旅游尤其是乡村旅游发展提出如下思考:(一)把发展乡村旅游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出的重大策略决策。发展乡村旅游对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乡村旅游重要性的认识,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特别是旅游资源富集地区(湄江镇、黄家坝镇、鱼泉镇、兴隆镇、永兴镇、复兴镇、茅坪镇、石莲乡第1页共3页等)要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切入点。旅游资源资讯网(二)研究制定切实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重要历史时期。在进一步实施西部大开发策略的同时,中央明确提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将加大对农村、农业的投入力度这对于发展乡村旅游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但是,我们又要看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发展乡村旅游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强有力的政府主导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建议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在规划编制、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包括能源交通、医疗卫生、生态建设、广播电视等)、土地使用开发、吸引投资、旅游商品开发、从业人员培训、品牌打造、宣传促销、软环境建设等方面,结合发展实际,研究制定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促进全县乡村旅游发展。成都xx县友爱镇农科村(三)有效做好乡村旅游规范管理。抓紧制定发展乡村旅游相关地方性标准。建立乡村旅游经营的准入机制,对农家乐和乡村旅游项目的选址、规划、设计、经营等方面进行规范和管理。加大培训力度,着力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展现湄潭健康形象。(四)编制并落实好乡村旅游规划。把乡村旅游发展与全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围绕特色产业型、现代农业型、农场庄园型、特色农艺展现型、农场园林型等农村旅游发展模式,挑选出一批有发展潜质的特色村,纳入规划,重点打造,各乡镇要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搞好规划,充分挖掘当地自然和人文内涵,突出地方特色,错位发展。按照城镇功能旅游化、建筑风貌景观化、文化氛围个性化和服务经营规范化的要求和“建设一片新村,就是一片景点”的思路,积极推进旅游型乡村建设。想去就去吧(五)重点打造一批城郊型乡村旅游示范区。抓住城乡一体化建设历史机遇,充分利用地缘优势,顺xx市居民日益高涨的休闲需求,借鉴成都打造“五朵金花”运作模式,树立精品第2页共3页意识,集中人力、财力、物力,瞄准重庆、贵阳、xx市场,着力打造十里桃花江(包括偏岩塘)和核桃坝茶文化乡村旅游示范区。这些乡村旅游示范区的开发建设,要因地制宜突出农村生活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