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局XX年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计划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在州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州农业局认真贯彻自治州党委经济工作会议和自治州党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维护社会稳定,细化目标,强化责任,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全力拓展农业增值增效空间。一、2016年工作总结㈠农村经济平稳增长。2016年预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不含国营农牧场)xx亿元,同比增长xx,其中:第一产业收入36.79亿元,占农村总收入的xx,同比增长xx;农村第二产业收入6.78亿元,占农村总收入的12.88%,同比增长6.38%;农村第三产业收入9.06亿元,占农村总收入的17.21%,同比增长3.45%。第一产业中,农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分别占第一产业收入的xx,同比增长xx。全州农民外出务工人数达5.28万人次,外出务工收入为6.2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13157元,同比增加xx元,增长xx。㈡优化种植结构,促进特色发展。2016年全州总播各类农作物278.44万亩,同比增加2.2万亩。主要农作物呈现“三增二减一持平”,其中:棉花135.22万亩、增加14.51万亩,油葵xx万亩、增加xx万亩,枸杞17.24万亩、增加1.81万亩;玉米64.99万亩、减少19.75万亩,小麦27.26万亩,减少5.83万亩;甜菜3.74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其它xx万亩,增加9.4万亩。各类作物中特色农作物38.6万亩,较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㈢新品种引进、良种繁育和推广力度逐步加大。引进棉花、玉米等作物试验新品种xx余个,覆盖面积320亩,其中棉花品种131个、玉米品种179个和水稻、谷子、打瓜等特色作物品种50余个。建立主要作物种子田7.32万亩,棉花种子田5.6万亩,其中三圃田0.6万亩,良种田5万亩;小麦种子田1.2万亩,其中三圃田0.1万亩,良种田1.1万亩;杂交玉米制种田0.5万亩;马铃薯扩繁田200亩。全州完成良种推广面积277.9万亩,占全州总播面积的99%以上。完成棉花、玉米、甜菜、油葵等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100%,小麦良种覆盖率98%以上。㈣强化技术指导服务,农技推广成效凸显。下第1页共5页派各级专业技术人员100余名,围绕春耕生产、苗期田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工作,开展蹲点式技术服务,进行面对面、手把手技术指导。全州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成果应用面积190万亩,精量播种180万亩,轮作倒茬70万亩,机采棉种植模式104.8万亩,综合调控技术面积达80%以上,绿色防控技术118万亩,棉花节水滴灌栽培基本实现全覆盖、玉米节水滴灌栽培达到70%以上。在园区开展了21类200余个品种及新型农药试验、新型肥料、高标准节水滴灌自动化控制系统等试验示范,实施了700亩机采棉模式技术集成配套示范展示。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发布病虫信息,截至目前,制作《病虫害长期预报》、《农田蝗虫防控技术》等电视专题片10期,累计播放30余期次。㈤土地集约化经营扎实推进,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全州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978家,新增合作社145家,同比增长19.6%。其中创建国家级示范社6家,创建自治区级示范社64家,创建自治州示范社69家。全面实行村级财务公开,开展监督抽查2次,全州所有村队上半年财务公开2次,公开面达100%。以监督促规范,没有发现向农民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的项目和摊派现象。㈥产业化经营稳中向好,市场开拓成效明显。截至目前,农产品加工业实现营业收入25.18亿元、增加值2.63亿元、利润总额3111万元、上缴税金3212万元、劳动者报酬1.17万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xx。预计全年,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到708个,较上年增加45个。休闲观光农业营业收入达7940万元,增长16.2%。20家农产品加工企业投资2.4亿元实施技改扩能全部完工。获评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称号8家,新评定自治州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8家。获批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150座,补助资金560万元,预计全年建成146座,新增枸杞日烘干能力80吨、果蔬冷藏能力3300吨。争取农产品加工企业贷款贴息资金210万元,共补助农产品加工企业10家、休闲农业经营组织6家。推荐6家企业申请农业信贷融资担保贷款5000万元。“赛湖”牌冷水鱼、“赛里木”牌白酒等2个产品获评xq农业名牌产品。先后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