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议论文的阅读训练姓名一、阅读《生命在于创造》,完成文后题目。刚刚散步的时候,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河边有一个狭窄的池塘。河流又宽又深,水流很平缓。池塘却满是泥泞,是因为没有和河流的生命融通起来的缘故,也没有鱼,那是一池死水。然而那深深的河流,却充满了生命和元素,自在的流淌。你们觉不觉得人类就是这样:人类在生命急流之外,自己挖了一个小池子,停滞在里面,死在里面,然而这种停滞,这种腐败,我们却说是生存。换句话说,我们想要一种永久,我们希望自己欲望不停,希望快乐永不停止。我们挖一个小洞,把自己的家人、野心、文化、恐惧、神、种种崇拜塞进去,我们死在里面,让生命逝去。而那生命原是无常的、变化的,很快、很深,充满了生命力和美。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只要坐在河岸边,就会听到河流歌唱,听到水的潺潺声。但如果是小池子,就完全不动,小池子里的水是完全停滞的。你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我们大部分人想要的,其实就是远离生命停滞的小池子。我们说我们这种小池子的生存状态是对的。我们发明了一种哲学来为它辩解,我们发明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宗教的理论来支持它。我们不想受到打扰,因为——你们看——我们追求的就是一种永久。追求永久是什么意思,你们知道吗?意思是要快乐的事一直延长,要不快乐的事尽快结束。我们希望人人知道我们的名字,通过家族、通过财产一直传下去。我们希望自己的关系永久、活动永久。这表示我们身处这个停滞的小池子,却追求永远的生命。我们不希望其中有什么改变,所以我们建立一种社会来保证我们永远不会失去财产、名声、家庭。但是你们知道,生命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生命很短暂,所有的东西都像落叶一般,没有永久的,永远都有变化,永远都有死亡。你们有没有注意过矗立在天空中的树木,那有多美。所有的枝丫都张开,那种凋零里面有诗、有歌,叶子全部落光,等待着来年的春天。来年春天一到,它又长满了树叶,又有音乐了。然后到了一定的季节,又全部掉光。生命就是这个样子。(A)事实上生命就像河流,不停地动,永远在追寻、探索、推进,溢过河堤,钻进每一条缝。但是你们知道,我们的心不容许这种事情发生,我们认为这种不安的状态对生命很危险,所以就在自己身边建立了一道墙:家庭、名声、财产,还有我们培养的那些小德小性,所有这一切都在墙内,都远离生命。生命是动的、无常的,不停地想渗透、穿透这一道墙,因为墙里面有的只是混乱、痛苦。心如果追求“永远”很快就会停滞下来。这样的心就像河边那个小池子一样,很快就会充满腐臭的东西。心中没有围墙,没有立足点,没有障碍,没有休止符,完全随着生命在动,无时无刻不在推进、探索、爆发,只有这样,心才会快乐、历久弥新,因为这样的心一直在创造。我说的你们都懂吗?你们应该懂,因为,这一切属于真正的教育。你懂,你的生命就完全转变了。你和世界的关系,你和邻居的关系,你和太太或先生的关系已经产生了全新的意义。这样你就不会假借什么东西来满足自己,从而明白冀求、满足只会招来悲伤、痛苦。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我们必须去问你们的老师,然后互相讨论。你们懂了,你们就开始了解生1命的真相。了解当中有爱和美,有善的花朵。但是,心如果追求完全的小池子,“永远”的小池子,只会造成黑暗、腐败。(B)我们的心一旦坠入这个小池子,就不敢再爬出来追寻、探索。然而,真理、上帝、真相是在池子之外的。1、文章的题目是论点,还是论题?为什么?是论点,因为这个陈述句表明了作者的见解和主张。2、作者在文中使用第二人称有什么作用?作者使用第二人称,不但指向性很强,而且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读时令人倍感亲切。3、河水和池塘在文中各比喻什么?各比喻大千世界(社会)和生命。4、文中加横线的(A)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观点?举例论证。说明了生命很短暂,没有永久的,永远都有变化,永远都有死亡。5、为什么说“生命在于创造”?因为只有创造,才能使生命无时无刻不在推进、探索、爆发的状态,心才会快乐,历久弥新。6、文中加横线的(B)句启示我们应该怎么做?示例:启示我们走出小池子,去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