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江科大附小胡建洪一、教材解读这篇课文以故事的形式,生动地记叙了民间音乐家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既浓缩了阿炳苦难的一生,也形象地阐释了这首曲子的丰富内涵,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美好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课文以阿炳十多年前和十多年后两次听泉的故事贯穿全文,概括了他一生最重要的经历。课文共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第二自然段写中秋之夜在二泉池边,师父告诉阿炳要等他长大后才能听懂泉声。第三、四自然段写历尽人生磨难的阿炳又来到二泉边,他从淙淙的泉声中听到了许多声音第五六自然段写阿炳用二胡倾诉自己的情怀,创作出了《二泉映月》。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正确认读本课10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9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能结合上下文理解运用“饱经沧桑、泯灭、萦绕、跌宕、不朽”等词语。3、通过描绘时间的词语,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4、能联系课文内容,重点理解文中描写的月夜景色和曲子意境等句段所传递出的情感。感受阿炳创作的艰辛,学习他热爱音乐、敢于同命运抗争、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三、教学重难点课堂是语文的课堂,上出语文味成了我这节课至始至终的追求。而表现二泉映月这道风景的词组较好地顺应了这一要求,将之贯穿于整节课的教学中,使整个课堂构成了一个宏大的情境。“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景的反复渲染、情的极力营造中去建构境,最终形成了文境、曲境、心境的和谐交融。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有同学学过乐器吗?今天,老师先请大家欣赏一首著名的二胡曲。(播放乐曲《二泉映月》)2、同学们,喜欢这首曲子吗?为什么?(听完后请学生谈谈第一感觉:悠扬、婉转、悲伤、深沉、优美、高昂、它表达了……)3、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板书课题:二泉映月二、课题质疑、了解阿炳的生世。1、同学们,这首曲子的名字叫《二泉映月》,而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这首曲子的,课题就叫《二泉映月》。看了课题,你想了解关于哪些问题?谈话:(1)这首曲子是谁谱写的?(2)在什么情况下谱写的?(3)这个曲子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老师依次在课题后打上?)师:这些问题,只要通过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读书,就很容易解决。2、交流:有关阿炳的资料。(教师适当补充)三、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1、听写词语:无锡惠山激愤倾诉富饶乐坛享有盛誉2、学生对照投影显示的正确答案,自我批改。请学生说一说哪些字易错?注意形近字:“锡、踢、剔、惕”“享、亨”同音字“慧、惠”“愤、奋”四、检查课文朗读情况,交流阅读感受。(一)欣赏二泉美景1、《二泉映月》不仅是一首不朽的乐曲,也是无锡惠山的一处风景。我们自由朗读课文,走近无锡惠山的二泉,走近阿炳的内心。(生自由朗读。)2、把文中描写风景的句子找出来,划下来。生交流,师随机指导朗读,要求读准确、流利。师:好美的月,好清的泉,所有的韵味都藏在这些词里。(出示词语)树木葱茏藤萝摇曳(谈感受)一泓清泉月光如银月光似水静影沉璧淙淙流水茫茫月夜(谈读法)月光照水水波映月3、指名学生朗读4、“静影沉璧”——你看到了什么?璧,什么意思?除了皎洁的月影,你似乎还看到哪些静影?5、月照着水,水映着月,读着读着,我们简直在读一首诗,在看一幅画。中秋之夜,小阿炳和师父看到了这如诗如画的美景——(生齐读)树木葱茏……(二)倾听泉声,感受琴声,体悟心声。1、过渡:十多年后,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再也看不见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了。小阿炳从一个懵懂少年变成了一个怎样的阿炳?2、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找出“饱经风霜、双目失明、卖艺度日、生活穷困、疾病折磨”等词句来理解阿炳的遭遇。3、有了这十多年的生活经历,阿炳从泉声中听到了什么?(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这仅仅是阿炳的心声吗?(讨论:也是师父的心声,更是穷苦人民的心声……)4、倾听着泉声,阿炳弹奏出怎样的琴声?这样的琴声又表达了他怎样的心声?(读课文五六自然段讨论、交流)五、总结感悟人物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