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旱逢甘霖浸润我心田——2015年咸阳市心理健康教育全员远程培训总结我是一名入职刚刚满三年的小学六年级班主任兼语文学科科任老师,说实话开始担任小学的课程和班主任时非常的忐忑,而且这样的感觉一直伴随着我,因为,我作为一个小学的教师是非常不合格的,因为,我并不是专业学小学教育教学的,我毕业于商洛学院生物医药工程系,是一个实打实的理科生,本应该教授的科目因该是中学生物学,但因为本地小学教师资源紧缺的缘故,我被分配到最需要我的地方和岗位。本身的心理落差就使得我压力巨大,再加之在学校没有接触过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等内容,工作初期的开展难度可想而知,所以,急需要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培训,所以,迟来的本次培训对我来说,犹如久旱逢甘霖般!凭着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热爱,在骄阳似火的暑假,我放弃了因该放松旅游的机会,积极参加了“2015年咸阳市心理健康教育远程培训”。此次培训请来的是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家,培训的内容有《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性别人格的构建》《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结构及培养策略》、《压力管理与情绪控制》等共计22个不同内容的培训项目。在培训过程中我通过网络聆听了众多专家的精彩讲座,他们都用一个个鲜明的事例阐述了心理健康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并且通过理论学习、案例分析、视频小组讨论、自我剖析等让我们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教育,同时也让我们知道,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可以减少甚至杜绝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通过培训我还意识到要实现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的目标,教师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尤其是班主任。所以在这为期800多分钟的培训学习中,我都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课,做好相应记录及作业,学好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学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次培训让我获益匪浅下面我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一)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一个学生要能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因此,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平时维持其心理平和、积极、顺畅等上面,营造好孩子们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为孩子们建设和谐平等的集体,尽量让每一个孩子能够在充满关爱、温暖、上进的学习环境之中,避免对于孩子们成长不利因素的出现。(二)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实施,如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等等,同时也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每一个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本学科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特点渗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这样就能够形成众多的非专门渠道,促进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注重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轰轰烈烈的活动就能实现的。事实上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经验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同样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因此,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三)教师本身也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